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清溪墟

清溪墟

①即今广东英德市北七十里北江东岸之清溪村。北宋置清溪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②即今广东东莞市东南清溪镇。清宣统 《东莞县志》 卷7: 东江 “又北屈东北过长山旧围,清溪墟水合上官仓水自东南来注之。上官仓水……又西南过清溪墟,注清溪墟水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竹邑侯国

    东汉改竹县置,属沛国。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北二十里老符离集。西晋改为竺邑县。

  • 都县

    即唐纳州都阙县。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南境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纳州都宁郡县八,“都阙”作 “都县”。

  • 普济州长官司

    明洪中改普济州置,治所在今四川米易县西北普威彝族乡。清以后废。清康熙年间改普济长官司置,治今四川省米易县西北,属宁远府。后废。

  • 匡庐

    即庐山。在今江西北部,耸立于鄱阳湖、长江之滨。相传殷周时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,故名。即“庐山(1)”。

  • 武东山

    亦作东武山。在今四川射洪县西北武东乡境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1射洪县 “金华山” 条下: “县东七里有武东山,亦高秀,以武水经其西而名。” 唐陈子昂世居于此。

  • 新竹市

   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新竹县置,属台湾省。治所即今台湾新竹市。1949年裁入新竹县。1982年复置新竹市。在台湾省本岛西北部,西濒台湾海峡。面积49.2平方千米。人口38.4万,多为闽、粤两省移民

  • 那尔轰山

    在今吉林靖宇县北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8:“那尔轰山,(吉林)城南四百里,高十余丈。”“那尔轰”,满语意为“细”。

  • 军将山

    又名军帐山。即今江苏无锡市西南四十里太湖滨��嶂山。明洪武《无锡县志》卷2:军将山,“南唐时,尝屯军此山,以御吴越之兵,故以军将名其山”。

  • 东村镇

    即今山西岚县。《清一统志·太原府二》:东村镇“在岚县东南四十里。有堡”。1950年岚县迁治于此。在山西省岚县中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76.4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东村,人口1.1万。1

  • 元暐墓

    在今河南洛阳市北八里金家沟村西。1928年被盗掘, 出土墓志一方。志文称:“王讳,字仲冏,河南洛阳人,太祖道武皇帝六世孙也。”志文称冏由谏议大夫转中书侍郎,除辅国将军光州刺史,又除给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