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湘州

湘州

①西晋永嘉元年 (307) 分荆、广两州置。治所在临湘县 (今湖南长沙市)。《寰宇记》 卷114潭州引郭仲产 《湘州记》 云: “以西临湘水为名。” 辖境相当今湖南湘、资二水流域及湖北陆水流域。东晋咸和三年 (328) 废。义熙八年 (412) 复置,十二年(416) 又废。南朝宋永初三年 (422) 复置,陆水流域割属郢州,增辖今广西东北部湘江上游、漓江和贺江流域以及广东北部北江流域大部。元嘉八年 (431)废。孝建初复置。梁、陈时南部地区分置衡 (治今广东英德县西北)、东衡 (治今广东韶关市南)、桂 (治今广西桂林市) 等州,辖境缩小。隋开皇九年 (589)改为潭州。

②南朝梁置,治所在大活关城 (今湖北大悟县东北)。北齐改置北江州。


(1)西晋永嘉元年(307年)分荆、广两州置,治临湘县(今湖南长沙市)。以州治“西临湘水为名”(《太平寰宇记》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湘、资两水流域和湖北省陆水流域。东晋以后屡有废置,辖境亦有增减。南朝宋、齐时陆水流域割属郢州,增辖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江上游、漓江和贺江流域以及广东省北部北江流域大部。梁、陈时南部地区分置衡(治今广东英德市西北)、东衡(治今广东韶关市南)、桂(治今广西桂林市)等州,辖境缩小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改为潭州。东晋、南朝时为上流重镇。《晋书·宗室·谯王水传》:“湘州南楚险固,在上流之要,控三州(指荆、交、广三州)之会,是用武之国也。”(2)南朝梁武帝置,治新城县(今大悟县东南新城镇)。辖境相当今湖北省大悟县和武汉市黄陂区地。北齐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层台山

    在今贵州毕节市东北层台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3赤水卫:层台山在“卫西南百里。山高箐密,烟雾晦冥,接毕节卫界,层台驿置于此”。

  • 李封村

    在今河南焦作市西北十里。旧属沁阳县。《金大定创修泉池记》有“李封村”之名。产煤。民国时李封炭著名于世。

  • 木冈山

    在今台湾省台南市东北。清康熙间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2:木冈山“在府治东北约百三十余里。巍峨特耸,其顶每罩云雾,必至天气清朗之时方见山形,远望其峰,上与天齐。台湾之山惟此山最高而且大”。

  • 大冶铁矿

    在今湖北黄石市西铁山区。唐、宋时已设冶铁场。清光绪十七年(1891)建汉阳铁厂。二十二年(1896)改为商办。三十四年(1908)与萍乡煤矿合并,成立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。民国时年产五十万吨铁。今属

  • 新安都

    在今海南省澄迈县东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琼州府澄迈县: “西南有铜鼓巡检司,治新安都。”

  • 落回县

    亦作洛回县。唐置,属羁縻归化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柳江县西北古州村南。北宋庆历四年(1044) 废。古县名。唐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西北。属始安郡。宋废。

  • 靖远峰

    在今广西马山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1思恩府: 靖远峰 “弘治中,官兵讨岑濬,道出此,登峰以望贼氛,事平,名曰靖远”。

  • 老牛湾堡

    即今山西偏关县西北老牛湾村。《清一统志·宁武府》:老牛湾堡“在偏关县北八十里,北至边墙一里。明崇祯九年筑,周一百二十丈。东接滑石涧,西临黄河,当西北之冲”。

  • 清塘

    在今江西临川市西北七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抚州府临川县 “文昌堰” 条下: 清塘 “在城北七十里,曾氏所居。环群山而汇众水,灌溉甚广”。

  • 汾水关

    在今山西灵石县西南。《周书·武帝纪》:北周建德五年(576),“柱国宇文盛步骑一万守汾水关”。在今山西省灵石县西南汾水上,故名。北周建德五年(576年),武帝伐齐,以柱国宇文盛守汾水关,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