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奉天城 (今辽宁沈阳市) 至海龙 (今吉林梅河口市东北海龙镇),全长236.2公里。1925年动工修筑,1927年建成。1928年延筑至朝阳镇(今辉南县)。后改为沈海铁路。今为沈吉线的一段。
五代十国之一。唐大顺元年 (891) 王建攻取成都。天复三年 (903) 唐封为蜀王。天复七年(907),蜀王王建称帝于成都 (今四川成都市),国号大蜀,年号成武,史称前蜀。辖州六十四,县二百四十九,
在今山西襄垣县东北。民国《襄垣县志》卷7:仙堂寺“在县东北五十里仙堂山下。相传一夜风雨大作,起视林石偃仆,佛殿宝幢已运山上,佛像三:铁一、石一、木一。佛前各涌一泉,殿外别有二泉。又名五泉寺”。
唐渤海国置,治所在安州(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奥莉加)。辖境约当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锡霍特山脉南半部以东至海地区。辽废。渤海国置,治安州(今俄罗斯滨海边区奥耳加)。辖境大致相当今俄罗斯霍特山脉南段以东地
①即今江西宜春市西北丰顶山,与万载县接界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 卷39袁州府: 峰顶山 “在万载县西南三十里。世传为马祖修道之所。山顶旧有上、中、下三塔,今惟中塔存焉。有泉清冽,岁旱祷雨辄应”。②在今云南
简称康。清末拟建西康省。1914年傅嵩林奏请设西康省云:“边地方古康地,其地在西,拟名西康省。”1926年设西康屯政使,1929年改设西康政务委员会, 1939年正式建西康省, 省会在康定县(今四川康
即今河北泊头市西之清凉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交河县: 洚河在 “县南五里。亦曰枯洚渠。即阜城县之胡卢河,东北流经此,有南济桥跨其上。又东北五十里为三岔河,滹沱河会流处也。亦曰三汊河”。
①北魏熙平元年(516)灵太后胡氏建,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内。《洛阳伽蓝记》卷1永宁寺:“中有九层浮图一所, 架木为之,举高九十丈。上有金刹,复高十丈;合去地一千尺。去京师百里已遥见之。”永熙三
①即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南、陕西府谷县西北之清水川,为黄河小支流。《清 一统志·榆林府一》: 清水川 “在府谷县北五十里。自西北沙漠界流入,径清水堡,过欢喜梁,折而东流,又东南注于河。边方士骑,赖以汲饮
在今贵州平坝县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3平坝卫: 袈裟岩“削壁千仞,如展袈裟。其相接者又有包玉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