滁口山
在今江苏六合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0江宁府六合县: 滁口山 “在县南十八里。山下临滁河,其相对者曰城子山”。
在今江苏六合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0江宁府六合县: 滁口山 “在县南十八里。山下临滁河,其相对者曰城子山”。
亦作古泥山、古宜山。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怀远县“九曲山”条内:“《志》云:县境有古尼山,峰峦环抱,岚气凝聚。”
即今湖南衡南县 (驻衡阳市) 西南八十四里泉湖镇。清属清泉县。光绪 《湖南通志》 卷1清泉县图: 衡州府西南有泉湖市。
一名长塘湖、长荡湖。即今江苏金坛市南长荡湖。《初学记》 卷7: “张勃 《吴录》: 五湖者,太湖之别名,以其周行五百余里,故以五湖为名。或说以太湖、射贵湖、上湖、洮湖 (洮湖一名长塘湖,在义兴)、滆湖
在今贵州普安县东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普安州:芭蕉关在“州东八十五里”。清爱必达《黔南识略》卷28普安县:“芭蕉关在城(东)北十里。凿岭为关,奇险厄要, 今设塘为入滇旧路。”
明洪武二十一年 (1388) 置,属辽东都司。治所在铁岭城 (今辽宁沈阳市东南奉集堡)。洪武二十六年 (1393) 移今辽宁铁岭市。清康熙三年(1644) 降为铁岭县。明洪武二十一年(1388年)置,
在今山东阳谷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谓“即齐桓公会江、黄时所筑。又鲁将曹沫挟匕首劫齐桓公处,亦名阳谷亭”。
今广东翁源县北坝仔镇东南芙蓉村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翁源县图,在县东北芙蓉铺。
即今新疆精河县东托托乡。清道光《新疆识略》卷2库尔喀喇乌苏:托多克台“西至噶顺腰台七十里”。
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。《宋史·河渠志七》: 南宋淳熙十年 (1183),“命秀州发卒浚治华亭乡鱼祈塘,使接淞江太湖之水; 遇旱,即开西闸堰,放水入泖湖,为一县之利”。
唐贞元十九年(803)置,即今福建同安县。五代王闽永隆元年(后晋天福四年,939)升县,并改名同安。唐贞元十九年(803年)置,治今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。五代闽永隆元年(五代晋天福四年,939年)升县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