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灵丘县

灵丘县

西汉置,属代郡。治所在今山西灵丘县东十里固城村。东汉初废,末年复置。三国魏属中山国。西晋废。北魏复置灵丘县,为灵丘郡治。治所即今灵丘县。北周为蔚州治。隋大业初属雁门郡,隋末废。唐武德六年(623)复置,属蔚州,寄治阳曲县(今山西太原市东北十五里阳曲镇),七年(624)寄治繁畤县(今繁峙县西),八年(625)寄治秀容县北恒州城(今忻州市西北)。贞观五年(631)还治今灵丘县。金贞祐二年(1214)升为成州。元复为灵丘县,属蔚州。清属大同府。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1949年属察哈尔省。1952年复属山西省。


在山西省东北部、太行山西麓,东临河北省。属大同市。面积 2730 平方千米。人口22.9万。辖3镇、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武灵镇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注:“应劭曰,武灵王葬此,因氏焉。”《寰宇通志》:“以东南山有赵武灵王墓,故名。”西汉置灵丘县,属代郡。东汉废。故址在今县东北魏复置灵丘县(移今治),属司州;太和年间改属恒州。北齐置蔚州,北周立大昌县。隋开皇初废郡,又废大昌县入灵丘县。隋末废灵丘县。唐武德六年(623年)复置灵丘县,寄治阳曲县(今太原市北阳曲镇),次年寄治繁畤县(今繁峙县),八年寄治秀容(今忻州市);贞观五年(631年)徙至今县城,属蔚州,天宝至至德年间又历属安边、兴唐二郡;乾元元年(758年)复属蔚州。辽仍属蔚州。金贞廞二年(1214年)升灵丘县为蔚州,属西京路。元复为灵丘县,属宣德府蔚州。明属大同府蔚州。清属大同府。1914年属雁门道,1927年直属山西省。1949年属察哈尔省雁北专区。1952年属山西省雁北专区。1958年属晋北专区。1961年属雁北专区,1967年改属雁北地区。1993年属大同市。地处晋北高原东北边缘,太行、五台、恒山三县之间。唐河、冉庄河、独峪河、三楼河流经境内。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以谷子、玉米、马铃薯、豆类、油料作物为主。矿产有煤、铁、花岗石、石棉、萤石、珍珠石、铜、黑砂石、冰洲石等。工业有煤炭、冶金、建材、电力、化工、机械等。京原铁路、108国道、大涞、灵广公路经过县境。名胜古迹有辽觉山寺塔、平型关战斗遗址、杨庄白求恩展览馆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希马拉耶山

    即喜马拉雅山。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巴基斯坦、印度、尼泊尔、锡金、不丹等国家境内。

  • 天德军

    唐乾元中改大(天)安军置,属丰州。治所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额尔登布拉格苏木阿拉奔古城。后徙西南三里之永济(清)栅。再移治西北一百八十里西受降城(今乌拉特中旗西南乌加河北岸)。元和八年(813)西受

  • 莱夷

    《尚书·禹贡》: “莱夷作牧。”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: “师古曰: ‘莱山之夷,地宜畜牧。’”《春秋》: 宣公七年 (前602),“公会齐侯伐莱”。杜注:“莱国,今东莱黄县。” 黄县在今山东龙口市东

  • 新江

    ①在今江西萍乡市东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萍乡县: 新江 “唐咸通中郡守颜遐福奏开,以通湖南,才十余里而辍。故迹犹存”。②即今广东西江支流新兴江。源自广东新兴县,北流至高要市东入西江。《寰宇记》 卷

  • 合答城

    在今四川道孚县东南协德乡(街村)。《元史·兵志》:至元十二年(1275)十二月,“调西川王安抚、杨总帅军与大尼赤相合,与丑汉、黄兀剌同镇守合答之城”。即此。

  • 小川县

    唐贞观五年(631)置,后属羁縻穹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黑水、红原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下辨道

    西汉改下辨县置,属武都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成县西抛沙镇一带。东汉复名下辨县。见“下辨县”。

  • 庆安镇

    旧名石闼市。北宋置庆安镇,属常熟县。在今江苏张家港市东庆安村。明在此设黄泗浦巡司,嘉靖年间毁于倭寇。(1)古镇名。宋镇,即今江苏省张家港市东南庆安。(2)今镇名。(1)在黑龙江省庆安县中部、呼兰河南岸

  • 城北湖

    在今湖北省钟祥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安陆府钟祥县: 城北湖在 “府北五里。流通汉江”。

  • 翁锦河

    又作窝肯河、倭河江、倭坑河。即今松花江支流倭肯河。在黑龙江东部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 翁锦河 “在宁古塔城东北六百余里。源出阿勒哈窝集,西北流入混同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