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犀浦县

犀浦县

唐垂拱二年 (686) 置,属益州。治所即今四川郫县东南二十里犀浦镇。《元和志》 卷31犀浦县: “昔蜀守李冰造五石犀,沉之于水以厌怪,因取其事为名。” 天宝元年 (742) 属蜀郡,至德二年(757) 属成都府。《新唐书·陈敬瑄传》: 大顺年间,“敬瑄自将出犀浦,列二营邀 (王) 建”。即此。北宋熙宁五年 (1072) 废入郫县。


古县名。唐垂拱二年(686年)置,治今四川省郫县东南犀浦镇。属益州。以李冰所造石犀为名(《太平寰宇记》)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年)废为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大顺元年(890年),王建攻邛州,陈敬瑄分兵布寨于犀浦等县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姚集

    即今河南林州市东南四十一里东姚镇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4:咸丰七年(1857)十一月,土匪“至林县之东姚集”。

  • 干海子

    ①在今云南武定县西北。明置土巡检司于此。②在今贵州安顺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安顺府:干海子在“(宁谷长官)司东南四十里。水泛成湖,波面甚阔。《志》云,云南值旱,此水必泛溢,境内常丰;云南雨潦,此

  • 黄榆岭

    即今河北邢台市西北黄峪岭。西接山西和顺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5顺德府邢台县: 黄榆岭在“府西百二十里。亦设险处也”。《清一统志·顺德府一》: 黄榆岭 “石径盘旋,形险道冲,有边墙一道”。

  • 高桐关

    在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。《晋书· 吕光载记》: 东晋太元十年 (385),吕光自西域还,“苻坚高昌太守杨翰说其凉州刺史梁熙拒守高桐、伊吾二关。熙不从”。

  • 谷罗镇

    金置,属河阳县。即今河南孟县北二十里罗状村。

  • 郑国渠

    战国时期关中平原上最早兴建的人工灌溉渠道。自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仲山下,分泾水东流,历今三原、富平、蒲城诸县境注入洛水。《史记·河渠书》: 秦王政元年 (前246),“韩闻秦之好兴事,欲罢之,毋令东伐,乃

  • 建都郡

    东晋成帝时析建宁郡西北部置,属宁州。治所在新安县 (约在今云南武定县境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武定、禄劝等县地。南朝梁末废。东晋时置,治所不详。辖境相当今云南省武定县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一带。后废。

  • 梅埠桥市

    在今湖南常宁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衡州府二》 “客铺市” 条下: 梅埠桥市 “在 (常宁) 县东三十里”。

  • 南牂牁郡

    亦作南䍧牱郡。 南齐改牂柯郡置, 治所在且兰县 (今贵州黄平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贵州贵阳、瓮安、黄平、独山、惠水等县市一带。梁大宝以后废。

  • 兜牟山

    在今湖北郧县东。《寰宇记》 卷143郧乡县: 兜牟山 “在县东十里。即汉中郡与南阳郡分界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