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华岭
在今福建清流县北。明嘉靖《清流县志》卷2:玉华岭“在县北五十里,属永得里。上有玉华西洞,中有石窗、石龛、石观音、石莲花、石狮子之类。宋乾道间始建佛庐于内”。
在今福建清流县北。明嘉靖《清流县志》卷2:玉华岭“在县北五十里,属永得里。上有玉华西洞,中有石窗、石龛、石观音、石莲花、石狮子之类。宋乾道间始建佛庐于内”。
①《左传》:定公十二年(前498),“仲由为季氏宰,将堕三都”。杜注:“三都,费、郈、成也。”②相传古蜀国有三都:成都(今四川成都市)、广都(今四川双流县东南中和镇)、新都(今四川新都县)。东晋常璩《
元置,即今山东沂南县东北司马。元置,即今山东省沂南县东北司马。明废。
在今湖北竹溪县西。清同治 《郧阳府志》卷2 《市集》: 竹溪县西乡有 “廖家河”。
明洪武十六年 (1383) 置, 属黄平安抚司。在今贵州凯里市西北炉山镇南一里。洪武十九年(1386) 改为清平驿。
①西汉置,属东郡。治所即今山东莘县。东汉为侯国。三国魏属阳平郡。西晋永嘉后废。北魏太和二十一年(497)复置,北齐改为乐平县。隋开皇六年(586)复改阳平县,八年(588)改为清邑县。②南朝宋置,属鲁
在今浙江萧山市东二十八里洛思峰下。《水经·渐江水注》:“(浙)江之西岸有朱室坞。句践百里之封,西至朱室,谓此也。”
即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西北福永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广州府东莞县: 福永镇 “在县西南。有福永巡司,旧为屯门固戍寨,洪武三年改置巡司,三十一年迁于福永村,因改今名”。(1)古镇名。即今广东省东莞市南
在今山西万荣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蒲州府一》: 峨嵋岭 “一曰峨嵋坡,高四里,蜿蜒曲折,跨永济、临晋、猗氏、万泉四县,接绛州闻喜、河津二县界”。
即牂州。 治䍧柯县 (今贵州黄平县西北)。 《隋书· 地理志》: “䍧柯郡, 开皇初置䍧州。”
一作合阳。战国魏地,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 文侯 “筑合阳”。即此。汉时置郃阳县。即“合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