疏 (疎) 口
在今湖北宜城市西北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“沔水又南与疏水合,水出中庐县西南,东南至县北界, 东入沔水, 谓之疏口。” 《资治通鉴》:唐建中二年 (781),“ (梁) 崇义遣其将翟晖、杜少诚逆战于蛮水,(李) 希烈大破之,追至疏口,又破之”。
在今湖北宜城市西北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“沔水又南与疏水合,水出中庐县西南,东南至县北界, 东入沔水, 谓之疏口。” 《资治通鉴》:唐建中二年 (781),“ (梁) 崇义遣其将翟晖、杜少诚逆战于蛮水,(李) 希烈大破之,追至疏口,又破之”。
①汉平舆县之误。《宋书·州郡志》豫州汝南郡:“平乐令,汉旧县”。清赵翼《廿二史考异》:“疑是平舆之误。”②三国吴甘露元年(265)置,属始安郡。治所在今广西平乐县东北恭城河西北岸。《元和志》卷37平乐
元至正二十四年 (1364) 朱元璋改黄州路置,属湖广布政使司。治所在黄冈县 (今湖北黄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湖北黄州、武穴、麻城三市及黄陂、红安、大悟、罗田、新洲、浠水、蕲春、黄梅等县地。清属湖北省。雍
①战国韩置,治所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四十八里韩城镇。秦属三川郡。西汉属弘农郡。北魏为宜阳郡治。北周明帝二年 (558) 为熊州治,移治今宜阳县西福昌。隋属河南郡。唐武德二年 (619) 改为福昌县。②西晋
在今四川长宁县南双河镇东。清嘉庆 《长宁县志》 卷2: 硫磺井在 “县 (今双河镇) 东九里。四时水温作硫磺气,浴可疗疮”。
在今山西屯留县西北,接沁源县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潞州屯留县“有三嵕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2屯留县:三嵕山在“县西北三十五里。有三峰高峻,……俗传为羿射九乌之所。一名麟山,下有三嵕水”。古山名。又称
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南武夷六曲北侧。《清一统志·建宁府》 “天柱峰”条下:“天游峰在武夷六曲隐屏之后,其右为仙掌峰。”
即今四川遂宁市西南拦江镇。光绪 《遂宁县志》 卷1: 拦江河在 “县西一百五十里”。清乾隆二年 (1737) 于此设盐课使署。在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西部。面积63平方千米,人口4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拦江
①辽天显元年 (926) 改渤海国扶余府置,治所在黄龙县 (今吉林农安县)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“太祖平渤海还,至此崩,有黄龙见,更名。” 保宁七年 (975)废。开泰九年 (1020) 复置。辖境约当
在今浙江富阳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0富阳县: 屠山村在 “县西南五十里。江南岸有东梓巡司戍守”。
西汉置,属陈留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二十里东昏故城。西晋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。属陈留郡。晋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