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登仙桥

登仙桥

原称红门桥。在今江西乐安县东南,横卧在谷冈河上。建于北宋绍圣元年 (1094) 以前。为一拱形石桥,长八丈,宽二丈,从头至尾砌成一座庙宇。原名红门桥,后改为登仙桥。1912年被洪水冲毁,十年后移址于原桥下游一里处重建,长三丈,宽一丈,桥上建有将军庙一座。1933年2月,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 “围剿”。周恩来、朱德率工农红军 一、三、五军团在此一举歼灭敌军五十二、五十九两个师,此即名震中外的 “登仙桥大捷”。


原称红门桥。在江西省乐安县,横卧谷冈河上。为拱形石桥。建于北宋绍圣元年(1094年)前。建筑与众不同,从头至尾砌成一座庙宇,红墙蓝瓦,重檐翘角。据传南宋嘉定年间文人白玉蟾,云游宿此,与僧为伴。夏夜,诗兴大发,口占七绝一首,中有“红桥仰卧似登仙”句。僧人遂将红门桥改今名。1912年桥毁于山洪。十年后,当地群众捐资重建时移址原桥下500米处。桥长约10米,宽3.3米,单孔,桥上建将军庙。1933年2月,周恩来、朱德率红军一、三、五军团在此一举歼灭国民党军队两个师,即有名的“登仙桥大捷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马兰溪

    在今北京市延庆县西。《水经·㶟水注》:马兰溪“水导源马兰城,城北负山势,因阿仍溪,民居所给,惟仗此水,南流出城东南入泽水。泽水……又南流注于清夷水”。《史记·绛侯周勃世家》 正义引《括地

  • 西楼驿

    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靖州:西楼驿,“宋淳熙三年,中峒贼姚民敖作乱,州兵守州西南之密崖及西楼驿,以断寇路。既而郡守邢迁益兵守西楼,进捣中峒,覆其巢,略大小汶川,还取桃溪

  • 大荔县

    西晋改临晋县为大荔县,治所即今陕西大荔县。北魏初复名临晋县。清雍正十三年(1725)复置大荔县,为同州府治。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在陕西省东部、渭河北岸,东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。属渭

  • 顺天门

    北宋东京城 (今河南开封市) 外城西墙南门。《宋史·钦宗纪》: 靖康元年 (1126) 春正月,金兵犯京师,“统制官马忠以京西募兵至,击金人于顺天门外,败之”。北宋东京城(今河南开封市)外城西面南门。

  • 新邱

    即今辽宁阜新市东北新邱区。京奉铁路有支线 (新邱铁路) 通此。

  • 球牟山

    在今云南腾冲县东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8腾越州: 球牟山 “下峻上平,可居以避寇。山顶有池,池旁有穴,下注为伽和池。正统间,麓川贼寇边,守御官军据此立寨。军民潜避其上。亦名梗寨山”。

  • 乌鲁岭

    在今新疆阿合奇县西,与吉尔吉斯斯坦接界。清光绪《新疆四道志》“乌什”条:“乌鲁山在城西北七百六十里。”

  • 瓠河城

    在今山东鄄城县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景福元年 (892),朱全忠出击朱瑄,败于斗门,“全忠退军瓠河”,即此。宋置瓠河镇。在今山东省鄄城县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景福元年(892年),朱全忠“引兵趣斗门

  • 毗桥

    在今四川新都县南十里毗河上,为通成都之要道。《晋书·李特载记》: 太安初,李特攻成都,“使李骧与李攀、任回、李恭屯军毗桥,以备罗尚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咸通十一年 (870),南诏攻成都,“王昼以兴元

  • 绛川戍

    北周置,在今山西绛县北绛水流域。北周置,在今山西省绛县北。因绛水得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