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沙埠
即今山东临沂市北二十四里白沙埠镇。民国《临沂县志》舆图:县北有白沙埠。
即今山东临沂市北二十四里白沙埠镇。民国《临沂县志》舆图:县北有白沙埠。
又作大穆降。即今台湾省台南县南新化镇。原为高山族平埔人村社。郑成功治台时设新化里。清康熙二十二年(1683)设大目降汛,置千总驻守。嘉庆十二年(1807)称大目降街。日本占领期间于1920年设新化街。
在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恭城县: “南有南平江。”
在今山东聊城市南十八里。运河所经,元置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4聊城县:李家务“元至正六年,盗扼李家务闸河,劫夺商旅。两淮运使宋文瓒言,世祖开会通河千有余里,岁运米至京者五百万石。今骑贼不过四十人,而
亦作野客山。在今四川荣县、自贡市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33公井县: “野客山,在县南六十里。”《寰宇记》 卷85公井县: 野容山 “从当县界至嘉州犍为县界,东西长三百余里,南北七十里。唯此山大在邑界”。
即今云南安宁市西南二十二里县街乡。元、明时为三泊县治。集镇名。在云南省安宁市中南部。县街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970。因曾设县,且为县治,故名。主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蚕豆,并产烤烟、药材、香叶、水果等。开
一作淯阳县。西汉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县南六十里。西晋属南阳国。东晋为淯阳郡治,后仍属南阳郡。孝武帝避简文帝讳,改为云阳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南省南阳市南、白河西岸。属南阳郡。三国时又作淯
即今河北鹿泉市东南铜冶镇。明嘉靖《获鹿县志》卷2:同冶集“在城南三十里”。
西晋永嘉末仇池氐杨茂搜置,即今甘肃西和县西南洛峪乡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宋元嘉四年(427),“氐王杨玄遣将军苻白作围秦梁州刺史出连辅政于赤水; 城中粮尽,民执辅政以降,辅政至骆谷,逃还”。《魏书·
又作䍧柯或牂牁。 隋开皇初置, 为牂柯郡治。治所在今贵州黄平县西北。唐武德二年 (619)改为建安县。古县名。牂,又作䍧。隋置,治今贵州省瓮安县境。唐永徽后废。隋、唐时曾先
在今浙江慈溪市东南淹浦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慈溪县: 淹浦 “浦东即古窑港也。宋庆历间置古窑、淹浦二闸,以蓄泄鸣鹤一乡之水。元至元中修复之。今盐丁载卤出入,闸制遂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