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泥河
在今贵州余庆县东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余庆县:“东南有白泥河,下流合于思南河。”
在今贵州余庆县东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余庆县:“东南有白泥河,下流合于思南河。”
即扬口。在今湖北潜江县西北。为古杨水入沔水之口。在今湖北省潜江市西北。为古杨水入沔水之口。
在今湖北枣阳市东南二十五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8枣阳军有“九十九岗”。宋邢居实《枣阳道中》诗:“岐路剧羊肠,重冈九十九。”《清一统志·襄阳府一》 引胡三省《通鉴》注:“自枣阳至厉乡,道路交错,号九十九冈
西汉置,属朔方郡,为中部都尉治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黄河之南。一说在今达拉特旗西北黄河南岸。东汉废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河水自朔方东转,径渠搜县故城北。” 北魏太和二年(478) 复置,属代名郡,
唐乾宁四年 (897) 置于遂州 (今四川遂宁市)。《新唐书·方镇表五》: “武信军节度使领遂、合、昌、渝、泸五州。” 相当今四川遂宁、大足、江安以东,武胜、重庆市渝北区以西地区。北宋初废。唐、五代方
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的半月礁。1935年命名为半月滩。1947年改为半月暗沙。
一名天城山。即今辽宁辽阳市东南安平山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辽阳:安平矿山在“城东南一百里。一名天城山。有铁场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辽东都司:安平山在“司东北(南)百里。俗名平矿山。一名天成山。上有铁场,置
在今江苏徐州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徐州:“广运仓在旧城南三里。永乐十三年建。今圯于水。”
①在今河南沁阳市南。即广济河。其上源为济源市境之枋口水,经孟县、温县,至武陟县南入黄河。《新唐书· 崔弘礼传》: 长庆初,弘礼 “迁河阳节度使,治河内秦渠,溉田千顷,岁收八万斛”。②又名秦家渠。相传秦
清乾隆十八年(1753)设,属蒙古科布多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布苏诺尔湖南。
在今广东梅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程乡县:王寿山“在县东北百四十里。高八百余丈,周二百里,形如殿阁,上有仙牛岭”。在广东省梅州市东北缘,粤、闽两省交界地带。为莲花山北侧支脉。相传因王姓道士在此修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