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盐泉县

盐泉县

①唐武德元年 (618) 置,属潾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大竹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绥定府二》:盐泉废县 “ 《旧志》: 盖因盐井为名”。八年 (625)废。

②唐武德三年 (620) 析魏城县置,属绵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绵阳市东南一百十里玉河镇。《寰宇记》 卷83盐泉县: “以地有盐井,民得采漉,为四方贾售之地。《蜀都赋》 云: ‘家有盐泉之井’,取此为名。”天宝初属巴西郡,乾元初复属绵州。元废。

③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尹州。治所在今云南禄丰县西北八十四里黑井。天宝后废。

④唐武德九年 (626) 置,属秦州。治所在今甘肃甘谷县西二十里。贞观元年 (627) 改名夷宾县。

⑤唐贞观五年 (631) 置,属南通州。治所即今云南盐津县。八年 (634) 属贤州,旋废入抚夷县。


古县名。(1)唐武德元年(618年)置,治今四川省大竹县南。属潾州。旋废。(2)唐武德三年分魏城县置,治今四川省绵阳市东南盐井坝。属绵州。地有盐井。元废。(3)唐贞观五年(631年)析石门县置,治今云南省盐津县附近。属南通州。八年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嘤游 (遊) 山

    亦作鹰游山或莺游山。即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海中东西连岛。《寰宇记》 卷22海州东海县: “嘤游山在县东北一百三里海中。去崖二十里,高二里。其山周回浮海中,群鸟翔集,嘤嘤然自相喧聒。”

  • 小溪口

    即今浙江长兴县南五十里吴山乡。清同治《长兴县志》卷2引《旧志》:“小溪口渡在县南六十里。”(原按语:“渡在县南五十里,《旧志》误。”)

  • 施南府

    清雍正十三年 (1735) 置,属湖北省。治所在恩施县 (今湖北恩施市)。辖境约当今湖北西南部建始、宣恩二县以西地。1912年废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年)置,治恩施县(今市)。属湖北省。辖境约当今湖

  • 博望苑

    ①西汉都城长安苑囿。在今陕西西安市北未央宫西南。《汉书· 戾太子传》: 元狩元年 (前122),太子 “及冠就宫,上为立博望苑,使通宾客,从其所好”。颜师古注: 博望,“取其广博观望也”。又 《成帝纪

  • 蓟运河

    在今天津市宝坻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顺天府一》: 蓟运河 “在宝坻县东三十里。其上流为梨河,发源迁安县之三屯营、芦儿岭; 一自蓟州之沽河; 一自三河县之泃河,至县东北三岔口合流,俗名潮河,亦名运粮河,又名

  • 卢龙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新昌县置,属平州。治所即今河北卢龙县。大业初为北平郡治。隋末改为肥如县。唐武德二年(619)复名卢龙县,为平州治。元为永平路治。明为永平府治。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。1928年直属

  • 乐州

    ①唐武德四年(621)置,治所平乐县(今广西平乐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平乐县及恭城瑶族自治县地。贞观八年(634)改为昭州。②北宋宣和元年(1119)改湟州置,治所在邈川城(今青海乐都县南湟水南岸)

  • 定远郡

    亦作临濠郡。梁天监初置,属安州。治所在今安徽定远县东南大桥乡三官集。旋废。南朝梁天监三年(504年)置,治今安徽省定远县东南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定远县东南部地。属安州。寻改名广安郡。

  • 南庙市

    即今江西宜春市南南庙乡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7: 宜春县南有南庙市。民国 《宜春县志》 卷11: 南庙 “距城四十里。旧名堵田。……地广人稠,为南部交易市集地”。

  • 秦州

    ①三国魏分陇右置,因秦邑以为名。后省入雍州。西晋泰始五年 (269) 分雍、凉、梁三州复置,治所在天水郡冀县 (今甘肃甘谷县东)。太康三年(282) 废。七年 (286) 复置,徙治上邽县 (北魏曾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