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盘龙山

盘龙山

①在今广西横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0永淳县: 盘龙山在 “县东北七十里。山形蟠绕”。

②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7简州 “逍遥山” 条下: “盘龙山在县北八十里。相传先主尝立寨于此。其下有普济泉。”

③在今四川阆中市北三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86阆中县: 盘龙山,“ 《益州记》 曰: 阆中盘龙山南有一石,长四十丈,高五尺。当中有户及扇,若人之掩户,故老以为玉女房”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5阆州: 蟠龙山“其势如龙,故名”。

④在今四川眉山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1眉州:盘龙山在 “州北四十里。状若盘龙。一名走马山。下有腊鱼堰水。《志》 云: 州西北十里有回龙冈,自盘龙山南来,或起或伏,至此冈阜高出,遇双河口水,折而西旋,状若回龙”。

⑤在今陕西略阳县西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6略阳县: 盘龙山 “下有泉水,湾环如盘龙,上有砖浮图。或以此为龙门山”。

⑥在今甘肃庄浪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8庄浪县: 盘龙山 “在县南四十里。山势回伏,状如盘龙”。庄浪县旧治在今县西北南湖镇。


(1)原名马鞍山。在陕西省米脂县城北。是一座小山头。明嘉靖年间就山势修建真武庙,主体建筑有乐楼、梅花楼、捧圣楼、二天门、玉皇阁、启祥殿、兆庆宫。建筑布局严谨,构筑奇巧。据传李自成在大顺永昌二年(1645年),派其侄李过回家乡米脂县修筑行宫和祖先坟墓。李过看此山形势雄伟,便将真武庙扩建成行宫。为陕西罕见的一组木构建筑群。1985年建米脂县博物馆,有李自成生平展览和米脂县历代出土文物展。(2)即“盘山”。

盘龙山李自成行宫


猜你喜欢

  • 偏城县

    1939年冀鲁豫边区由黎城县析置,属太行区。治偏城镇 (今河北涉县北偏城)。1949年撤销,并入涉县。旧县名。太行抗日根据地设。1940年初由河北省涉县北部偏城镇一带设偏城办事处。同年8月设县,并以偏

  • 青衣江

    ①古名大渡水、沫水、平羌江、平乡江、雅河。在今四川西部,为大渡河最大支流。《水经·青衣水》: “青衣水出青衣县西蒙山,东与沫水合也,至犍为南安县入于江。” 源出四川宝兴县北夹金山南麓,曰宝兴河,西南流

  • 上克度

    即今贵州平塘县西南克度镇。清顺治间于此置上克度里目。

  • 丰谷井

    在今四川绵阳市东南三十里丰谷镇。因盛产盐。清嘉庆间筑堡,设盐捕通判驻此。民国设分县知事。水陆四达,为绵阳第一重镇。

  • 石榴园

    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宝应元年(762),仆固怀恩等攻击史朝义,“转战于石榴园、老君庙,贼又败”。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宝应元年(762年)仆固怀恩等击史朝义,“转战于石

  • 金雁河

    亦名雁江。即今四川什邡、广汉等县市境之鸭子河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54汉州: 雁江 “在雒县南。曾有金雁,故名”。《清一统志 · 成都府一》: 金雁河 “亦名雁江。自什邡县西南发源,俗名鸭子河,东南流四十

  • 龙山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置,属观海卫。即今浙江慈溪市东六十四里龙山镇。明嘉靖三十五年(1556),戚继光大败倭寇于此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浙江省慈溪市东南龙山。清顺治十七年(1660年)

  • 芝山县

    北宋置,属羁縻文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北境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北宋崇宁中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境。属宜州。后废。

  • 朵·甘

    藏语音译名。亦作朵·甘思。大体上当今青海、甘肃藏族聚居区和西藏北境及四川、云南藏族聚居区和西藏东境。明代置朵·甘都指挥使司管辖。

  • 中和场

    ①即今四川双流县东中和镇。清嘉庆《华阳县志》卷6:中和场在“治东南二十里”。②即今四川资阳市东中和镇。清光绪《资州志》卷2资阳县:中和场“在县四十五里”。民国《资阳县志稿》卷1:中和场“创建乾隆八年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