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盟津

盟津

一作孟津。又名富平津。在今河南孟县西南黄河上。《尚书· 禹贡》: 导河 “又东至于孟津”。《元和志》 卷5偃师县: “盟津,在县西北三十一里。”西周武王曾观兵于此。西晋杜预于此建河桥。


即“孟津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甘泉

    ①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治城羌族乡南二里。《清一统志·龙安府》:甘泉“有泉甘冽,岩石上刻‘甘泉古迹’四字”。县旧名石泉以此。②在今陕西甘泉县西南,东入洛河。县以此名。《寰宇记》卷36甘泉县:“甘泉在县南岩

  • 采 (採) 掠山

    在今山西大同县北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 白登县有采掠山。《清一统志·大同府》 引《旧志》: 采掠山 “在县东北四十里。一名采药山。其山多产药材”。

  • 毕瞻河

    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支流比占河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毕瞻河“在宁古塔城东北一千一百四十里。源出穆哩罕山,西南流入黑龙江”。

  • 秺县

    西汉置,属济阴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成武县西北二十九里。武帝征和二年 (前91) 封商丘成为侯邑。 又昭帝始元二年 (前85) 封金日䃅为秺侯。 东汉省。

  • 颍顺军

    金初置,治所在阳翟县 (今河南禹州市)。大定二十二年 (1182) 改为颍顺州。金初齐于阳翟县置,治阳翟县(今河南禹州市)。辖境约当今河南省禹州、新郑两市地。金大定二十二年(1182年)改颍顺州。

  • 堂溪

    即棠谿。春秋楚地。在今河南西平县西。《左传》: 定公五年 (前505), 吴王阖闾之弟夫㮣“奔楚,为堂溪氏”。战国属韩。以产剑戟而称著。《战国策·韩策一》: “韩卒之剑戟皆出于冥山、棠谿

  • 龙山河

    在今浙江杭州市南。宋《淳祐临安志》卷10:“南自龙山浑水闸, 由朱桥自南水门入城,曰龙山河。”长十二里,置闸以限江潮,宋时滨江纲运,由此入城。后废。明时以河高江低,改闸为坝。元、明、清皆修浚之,今河道

  • 连营峒

    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连山县:连营峒“在县(治今县东北太保镇旧城村)西”。

  • 留舒

    一作柳舒。春秋时齐邑。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东阿镇西。《左传》: 哀公二十七年 (前468),齐师救郑,“及留舒,违谷七里,谷人不知”。即此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35谓留舒邑故城 “今曰晒书城”。古邑

  • 灵泉山

    ①在今河南襄城县西南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许州》:灵泉山“又名龟山。有二井,冬夏不竭”。②即今湖北武汉市江夏区城东六十里龙泉山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9武昌府:灵泉山“在府城东六十里。山有泉,旱祷有应。因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