盲仔峡
北江小三峡之一。在广东省北部英德市区南北江上。又称浈阳峡、真阳峡。因英德县旧称浈阳,故名。长约7千米。两岸为砂岩山地,海拔450~630米。峡多怪石,有牯牛滩、龙头硬、鳖背、狮角等,舟常遇险。宋曾凿石架栈道,明嘉靖初复修,东岸峭壁有京广铁路穿行。
北江小三峡之一。在广东省北部英德市区南北江上。又称浈阳峡、真阳峡。因英德县旧称浈阳,故名。长约7千米。两岸为砂岩山地,海拔450~630米。峡多怪石,有牯牛滩、龙头硬、鳖背、狮角等,舟常遇险。宋曾凿石架栈道,明嘉靖初复修,东岸峭壁有京广铁路穿行。
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改濠州置,属河南行省。治所在钟离县 (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)。以城临濠水得名。辖境相当今安徽蚌埠、凤阳、定远、怀远等市县地。二十八年 (1291) 复为濠州。至正二十七年
在今广东大埔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大埔县:大河山在“县(治今茶阳镇)西四十里。高百余丈,周四十里。大河经其西。一名阳石峰”。
即今山西沁县西南南泉乡。《清一统志·沁州》 “道兴寨” 条下: 州西南 “六十里有南泉寨”。
北宋置,属下邽县。即今陕西渭南市东北六十里来化镇村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 讹作素化镇。
①秦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在今江苏昆山市东北三里。东汉属吴郡,建安二十四年 (219) 孙权封陆逊为娄侯; 三国吴黄龙元年 (229) 封张昭为娄侯。皆在此。南朝梁天监六年 (507) 改为信义县。②清顺
又名破墩、破墩渎、破冈埭。三国吴赤乌八年 (245) 开凿。故址在今江苏南部,西起句容县东南,通赤山湖及秦淮河,东至丹阳市西南延陵镇西。从此沟通了都城建邺 (后改建康,今南京市) 与太湖地区的水运交通
在今四川犍为县南十里岷江东岸。清嘉庆《犍为县志》 卷2: “陈天佑一家死节处,今俗呼为虎号坝。”
元置,在今江西万载县西南。明废。元置,在今江西省万载县西南。属袁州路。明废。
在今甘肃宁县东北。1935年西北革命根据地在此置新宁县。
一名牖里。在今河南汤阴县北九里。《史记·殷本纪》: “纣囚西伯羑里。” 《汉书· 地理志》 河内郡荡阴县: “有羑里城,西伯所拘也。”《水经·荡水注》: 羑水 “又东流径羑城北,故羑里也”。古邑名。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