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夷门
又名石门。在今浙江桐乡市西二十里石门镇。春秋时,吴拒越,垒石为门,谓之石夷门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肃宗上元二年(761),“张景超引兵攻杭州,败李藏用将李强于石夷门”。即此。
在今浙江省桐乡市西石门镇。相传春秋吴垒石为门以拒越,故名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上元二年(761年)刘展将“张景超引兵攻杭州,败李藏用将李疆于石夷门”,即此。
又名石门。在今浙江桐乡市西二十里石门镇。春秋时,吴拒越,垒石为门,谓之石夷门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肃宗上元二年(761),“张景超引兵攻杭州,败李藏用将李强于石夷门”。即此。
在今浙江省桐乡市西石门镇。相传春秋吴垒石为门以拒越,故名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上元二年(761年)刘展将“张景超引兵攻杭州,败李藏用将李疆于石夷门”,即此。
简称江山。即今浙江江山市南四十六里江郎山。《寰宇记》卷97江山县:江郎山“山上有五色石, 日照炫曜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江山县:江郎山,“《志》云:山高六百寻。一名金纯山,一名须郎山。有三峰, 皆耸秀
在今辽宁凌海市西南。后金崇德六年(1641) 八月松山之役,皇太极命贝子博洛率兵设伏于此,俟杏山军出,扼险掩杀,即此。在今辽宁省凌海市西南。清崇德五年(1640年),多铎率兵夜伏于桑噶尔斋堡,遇明败兵
在今湖南泸溪县西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卢溪县 “连竭提山” 条下: 居住山 “有石室,苗僚所居”。
一名黄陵庙。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黄陵庙乡。南宋陆游 《入蜀记》: “晚次黄牛庙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 卷73峡州: 黄牛灵应庙 “在黄牛峡。相传佐禹治水有功。蜀后主建兴初,诸葛武侯建祠兹土。按三国时西陵、建
即今四川宜宾县西南安边镇。清光绪《叙州府志》卷8宜宾县:安边场在“治西九十里”。《清史稿·殷化行传》:康熙二十一年(1681),与吴三桂将胡国柱“迭战安边”。即此。
1912年改嘉应州置,后属广东潮循道。治所即今广东梅州市。1920年直属广东省。1978年析置梅州市。1983年与梅州市合并,改设梅县市,1988年改设梅州市。(1)旧县名。1912年由嘉应直隶州改置
在今浙江台州市东东海中。明万历《黄岩县志》卷1:东镇山“在县东二百四十里。《临海记》云:洋山东百里有东镇大山,去岸二百七十里……中四岙,极险峻,山上望海中突出一石,舟往高丽者必视以为准焉,俗呼高丽头”
明建,在今贵州贵阳市城南鳌头矶上。清陈鼎《黔游记》:甲秀楼“左武侯祠,右维摩阁,俱近(涵)碧潭”。今楼为康熙二十八年(1689)重建,阿阁三重,高20米,颇为壮观。在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塘。昔有巨石兀立南
在今广东新会市东北。清道光《新会县志》卷2:天河海“一名羚海,在城东北八十里。其水源自广西大江来,至肇庆而下,直至新会。其思贤滘乃此水支流,合南雄水,以达于省城。其正流经顺德之甘竹至银瓶咀,又西南行经
①明万历二十八年(1600)升永康县置,属太平府。治所在今广西扶绥县北中东镇(旧永康)。1912年改为永康县。②清宣统二年(1910)改镇康州置,属永昌府。治所即今云南永德县。以所属永昌府的“永”和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