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溜山
在今河北元氏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元氏县:石溜山“在县西北二十五里,岩石环列,旁有长溪回绕,下注深壑,可以引溉”。
在今河北元氏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元氏县:石溜山“在县西北二十五里,岩石环列,旁有长溪回绕,下注深壑,可以引溉”。
和硕特南右翼末旗的俗称。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、兴海县东北。
在今河南沁阳市西南。《晋书·刘聪载记》:东晋大兴初,李矩遣耿稚、张皮袭刘粲,“稚等袭败粲军,粲奔阳乡”。即此。确址待考,疑在今河南省获嘉县或修武县境。东晋太兴元年(318年)前赵刘粲为郭涌将耿雅所败,
元置,属酉阳州。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南。《元史·泰定帝纪》:泰定元年(1324)七月,“思州平茶杨大车、酉阳州冉世昌寇小石耶、凯江等寨,调兵捕之”。即此。
①在今江苏扬州市广储门外。《清一统志 ·扬州府一》 引 《江都县志》: “明万历中,州守吴秀浚河积土而成,因树以梅,故名。” 史可法殉国后,人葬其衣冠于此。②在今广东紫金山西百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
即今云南弥勒县南三十五里新哨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5弥勒州: 新哨 “在州西南。自阿迷州之彭堡达于新哨,乃至州治。又北出板桥,接云南府宜良县界”。
在今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之北、普陀宗乘之庙以东。清乾隆四十五年 (1780) 仿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形制建。“须弥福寿” 乃扎什伦布之汉译。据 《高宗御制须弥福寿之庙碑记》 载,乾隆帝七十寿辰,班禅六世远道
唐置,属羁縻长宁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长宁县境。后废。
即今四川井研县、乐山市境之茫溪河,为岷江支流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7:应灵县“有应灵水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0荣州:应灵水“在(应灵)县北三里。其源出隆州,入嘉州四路江口合蜀江”。
①北周置,在今山西绛县东北白马山附近。②亦曰白马城。在今陕西勉县西十里老城乡。《梁书·杨公则传》:南朝宋“梁州刺史范柏年板为宋熙太守, 领白马戍主”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“浕水又南径张鲁治东……东对白马
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旧县乡。《清一统志·泰安府一》: “以在谷城之南,故名。” 北宋开宝中尝为东阿县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