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镇营
即今广东平远县西南石正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平远县:石镇营在“县西南百里,向有官兵戍守。又有石镇村隘。《志》云:石镇与兴宁大帽山贼巢接壤,其路险,可以遏敌。其山嵯峨, 可以固守。其上坦平,可以屯兵。且原田宽衍,可以耕种”。
即今广东平远县西南石正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平远县:石镇营在“县西南百里,向有官兵戍守。又有石镇村隘。《志》云:石镇与兴宁大帽山贼巢接壤,其路险,可以遏敌。其山嵯峨, 可以固守。其上坦平,可以屯兵。且原田宽衍,可以耕种”。
①在今河南信阳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信阳州:台湖“在州东三十五里”。②在今湖北云梦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云梦县:台湖在“县南六十里。《志》云,水出县东三汊口及后湖,会流至涢口入于汉”。
①六朝宫苑名。三国吴造,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鸡鸣寺南,古台城东南。晋曾改为永安宫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21“东宫”条:“晋永安宫即吴东宫,在台城东南。”《梁书·侯景传》:太清二年(548),侯景攻台城,“
元置。在今广西临桂县西南。元《析津志》 天下站名有 “遶江”。
即今四川平昌县东北镇龙乡。《清一统志·保宁府二》:龙关镇“在巴州东三百六十里。州判驻此”。在河北省赤城县西南部、古长城脚下。面积287平方千米。人口2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龙关,人口 8560。唐设龙门
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境之纳伦 (林) 河,为锡尔河上游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 石国 “西南有药杀水,入中国谓之真珠河,亦曰质河”。即“真珠河”。
唐大和六年(832)刺史于孝友筑,在今浙江鄞县西南四十里。溉田数千顷。后废。在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西南鄞江镇它山堰北。唐明州刺史于季友开,溉田数千顷。唐太和七年(833年)筑它山堰,仲夏堰废。
即今广东大埔县治湖寮镇。《清一统志·潮州府》: 万川废县,“ 《大埔县志》: 古万川县即今县南七十里清远湖寮城。石柱勒字尚存”。1961年迁大埔县治此。
①北宋崇宁四年(1105)升宁河寨置,属河州。治所在香子城(今甘肃和政县)。元属河州路。明洪武初废,五年(1372)复置,十二年(1379)又废。②清雍正九年(1731)改梁城千户所置,属顺天府。治所
①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北九十里,与海原县接界。明嘉靖 《固原州志》 卷1: 须弥山在 “州北九十里。上有古寺,松柏桃李郁然,即古石门关遗址”。②佛经亦作修迷楼。意为妙高。亦曰雪山。即今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巴基
西汉景帝二年 (前155) 置,属内史。治所即今陕西耀县东一里河东堡。武帝后属左冯翊。东汉初废。永元九年 (97) 复置,三国魏又废。古县名。西汉景帝二年(前155年)置,治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东。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