祸眉州
即眉州。 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。
即眉州。 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。
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改玛喇巴什厅置,属莎车府。治所即今新疆巴楚县。1913年改为巴楚县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降玛喇巴什直隶厅置,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楚县西南阿克沙克马热勒。属疏勒府。二
辽圣宗以汉户置,治所在兴化路(今河北承德市西南滦河镇西南)。金皇统三年(1143)废。辽统和二十五年(1007年)置,治兴化县(今承德市西南滦河镇西南喀喇河屯旧址,一说今隆化县西皇姑屯土城子)。辖境约
西晋太康元年(280)改石阳县置,属江夏郡。治所在今湖北汉川县西北。南朝宋泰始六年(470)废。南齐复置,后又废。古县名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改石阳县置,治今湖北省汉川市西北麻河镇。属江夏郡。南朝
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南味江河。《寰宇记》 卷73永康军青城县: 味江水 “源出青城县西长乐山下,江中有大石高数丈,号大坎; 又有小石在下,亦高数丈为小坎。水激其上,声汹涌闻于数里,其水东流。古老传云: 味
即今甘肃洮河支流东峪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0狄道县:东峪河“源出渭源县西十五里之分水岭,流入境,至城东,又西南流入于洮河”。《宋史·夏国下》:熙宁五年(1072)七月,“王韶由东谷径趋武胜,未至十余里,
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五里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孔子少孤,不知其墓,殡于五父之衢。”又,《左传》:襄公十一年(前562),季武子将作三军,“乃盟诸僖闳,诅诸五父之衢”。杜注:“五父衢,道名。在鲁国东南。”
在今山东泰安市岳顶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泰安府一》: “山前有鸡笼峰、招军岭,山麓有东百丈崖,瀑布下汇为泉,名天绅泉。内有白龙池,又西百丈崖,在东崖西三百步,其高十倍东崖。”
在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宁府一》: 黑松林峡 “在大通县 (今城关) 南,去西宁县北百里。两峡悬距,中多孔道。明嘉靖二十五年修葺城堑,延属五十余里”。
唐至德元年 (756) 改鹿泉县置,属恒州。治所即今河北鹿泉市。《资治通鉴》 唐至德元年 (756) 胡三省注: “明皇以安禄山反,改常山之鹿泉曰获鹿,饶阳之鹿城曰束鹿,以厌之。” 北宋属真定府。金兴
今河北围场县北虾蟆儿岭。《元史·特薛禅传》:太祖成吉思汗“申谕按陈曰:‘可木儿温都儿、答儿脑儿、迭蔑可儿等地,汝则居之’”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南红山。蒙古成吉思汗九年(1214年)分赐按陈可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