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禹功矶

禹功矶

一名吴王矶、吕公矶。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东北部龟山东端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9汉阳军:吴王矶 “在大别山侧”。《清一统志·汉阳府》 “禹功矶” 条引 《府志》: “俗名吕公矶。元世祖尝驻跸黄鹤山,隔江望见此矶,敕改名 ‘禹功’,立禹祠于上。”


在湖北省武汉市龟山东端。怪石嶙峋,直劈江水,与对岸黄鹤矶头锁江相望,形成长江中游的天然门户,有“天连吴蜀,地控荆襄,接洞庭之混茫,吞云梦之空阔”之势。相传“禹导水导山皆经此”,此“为大禹治水成功之所”,故改名禹功矶,并建禹王祠。后名胜逐渐增多,如传为大禹亲植的禹柏、元建的禹王庙、明建的晴川阁、清初名士毛会建从衡山摹刻的岣嵝碑等,但解放前多已毁废。现重建有古色盎然的禹王庙、雄伟宏丽的铁门关、层楼飞举的晴川阁及“荆楚雄风”碑刻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斜岩山

    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9合州: 斜岩 “在石照县东北八十里,高十余里。有石横亘,岩腹如拖修帛,迤长四五里,岩以此得名。环左右百里,望之如积雪,与日相射。下有穴,俗谓之龙洞。水由洞中出。

  • 鼎水

    在今湖南常德市北三十里。《明史· 地理志》 武陵县: “东北有渐水,即鼎水也。”即“渐水”。

  • 九畿

    先秦时理想中的一种行政区划。据《周礼·夏官·大司马》 载:“乃以九畿之籍,施邦国之政职。”以王畿为中心, 自内而外,每五百里为一畿。共有侯、甸、男、采、卫、蛮、夷、镇、藩等九畿,为各级诸侯的领地及外族

  • 彭桥市

    即今浙江慈溪市东南十里彭桥乡。旧属余姚县。清光绪 《余姚县志》 卷1 《市肆》 有彭桥市。

  • 新店驿

    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一百三十里。明、清置马驿于此。

  • 三曲滩

    在今江西吉水县西北十五里。明尝移白沙巡司于此。

  • 英武山

    在今云南师宗县东南南岩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5师宗州: 英武山在 “州东八十里。峰峦峭拔,高可千仞。洪武初,设英武驿于其下。山饶盗贼及虎,行人稀阔,驿遂废”。

  • 三界岭

    在今江西万年县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饶州府万年县:三界岭“在县西。《志》云,岭当余干、乐平、安仁三县之交,因名”。

  • 高平郡

    ①西晋泰始元年 (265) 改山阳郡为高平国,治昌邑县 (今山东巨野县南)。十六国后赵改为郡。南朝宋移治高平县 (今邹城市西南)。北齐天保七年 (556) 移治任城县 (今济宁市)。隋开皇三年(583

  • 边斗国

    古国名。一译班斗。或以为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岸之巴鲁斯一带;或在今泰国南部马来半岛东北岸之万伦一带;或在今新加坡,边斗为其东南部的美笃(Bedok)的对音。唐杜佑《通典》卷188有专条记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