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江苏淮安市西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2淮安府: 拓塘城 “有三城,约围一里许,水经其西。相传炀帝幸江都聚粮处也”。
即今陕西凤翔县西北柳林镇。清乾隆《重修凤翔府志》 卷2 《铺舍》: 凤翔北十里有柳林铺。
在今江西吉安市南二十里赣江畔。《陈书·高祖纪》:南朝梁大宝元年(550),“高州刺史李迁据大皋”,即此。《资治通鉴》作“大皋口”。在今江西省吉安市南赣江畔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大宝元年(550年),“
在今陕西扶风县东二十五里杏林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5扶风县:杏林镇“其地多杏,亦曰杏林古驿”。(1)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北部。面积52.2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曾营。因杏林村得名。1957年由
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南四十四里尚庄村东侧。1975年秋至1976年春发掘,出土文物有骨针、蚌器、石器、陶器等四千五百余件。其中灰陶鬶、红陶鼎、彩陶壶为珍贵的典型文物,分属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。
指美洲(南美洲、北美洲)。《明史·外国传七·意大里亚》:“万历时,其国人利玛窦至京师,为《万国全图》,言天下有五大洲。……第四曰亚墨利加洲,地更大,以境土相连,分为南、北二洲。”
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华山。四面陡削,中通一罅如槽,凿石如磴,登者必攀援而上。《清一统志·同州府一》 “太华山”条引《旧志》:“登岳之路,自云台观经玉泉院、希夷峡、卧仙坪、洞天坪、十八盘、元天宫、青柯坪,
在今甘肃礼县南九十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在今广西贺县东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:贺县东北有白花洞土巡司。后废。
在今广东翁源县西北。明嘉靖 《翁源县志》: “耽泉去县 (今翁城镇) 三十里。山下有巨石,鸣泉泻落,珍木兽禽。唐时有僧杖锡于此,耽玩不舍,因名耽石。宋余襄公 (余靖) 磨崖大书记刻尚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