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石砬子
①清置,即今辽宁西丰县东南红石砬子。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51:“红石砬子卡路在英峨边门外。”
②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)建屯。即今吉林桦甸市东红石镇。因江边石砬子呈红色而得名。
①清置,即今辽宁西丰县东南红石砬子。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51:“红石砬子卡路在英峨边门外。”
②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)建屯。即今吉林桦甸市东红石镇。因江边石砬子呈红色而得名。
即今四川冕宁县。唐樊绰 《云南志》 卷1: “台登直北去保塞城八十里,吐蕃谓之北谷。天宝以前嶲州柳强镇也。”古镇名。唐置,即今四川省冕宁县。天宝以前属嶲州。《蛮书》:“台登直北,去保塞城八十里,吐蕃谓
在今江西南丰县北二十里。宋崇宁中置世贤巡司。元置镇于此。
即蒲亭县。治所在今四川仁寿县南十五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作“蒲停”。
即黄岐埠。今山东安丘市东北黄旗埠镇。
①秦置,属江夏郡。治所即今湖北鄂州市。三国魏黄初二年 (221) 孙权自公安迁都于此。改名武昌县。②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析武昌县置,属武昌郡。治所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南。隋开皇九年 (587)废。古
①即今江苏海安县西南胡集镇。旧属泰县。清道光 《泰州志》 卷2: 州东有胡家集。②即今山东商河县西北二十里胡集乡。旧属临邑县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1 《舆图志》: 临邑县东北有胡家集。
即今河北昌黎县西南四十里荒佃庄乡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49昌黎县图: 西南有荒田庄。
即今福建莆田市东南小日岛。见清《海国闻见录》图。
即今北京城阜城门。为明清北京城西垣偏南的一门。本元大都城平则门,明正统四年 (1439)重修后改名阜城门。1968年城门被拆除。
亦作槎枒山。在今安徽定远县西七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1定远县: 槎牙山 “以山势巑屼而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定远府》: 槎枒山 “其山巉岩,顶有三叉,奇拔可爱,中有洞曰芝岩洞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