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织金县

织金县

1914年改平远县置,属贵州贵西道。治所即今贵州织金县。以织金河为名。1923年直属贵州省。


在贵州省中部、六冲河之西、三岔河之北。属毕节地区。面积 2868 平方千米。人口92.3万,有汉、苗、彝、布依、白、仡佬、水等民族。少数民族占46.3%。辖11镇、21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因绮陌、桂果坝子稻谷黄熟,谷浪如金梭在织,故名。清康熙五年(1666年)置平远府,隶贵州布政司;二十二年降府为平远州,属大定府;二十六年改隶威宁府。雍正七年(1729年)复属大定府。1913年废州改置平远县。1914年更名织金县,属黔西道。1923年直属贵州省。1949年属毕节专区,1970年属毕节地区。地处黔中山原丘陵西部,乌蒙山支脉绵延县境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业以小麦、稻、玉米、油菜籽、烤烟种植为主。为全国烤烟基地县之一。有采煤、水泥、磷肥、酿酒、大理石工艺、农机修理等厂。水能蕴藏量16.2万千瓦。产天麻、半夏、黄柏、杜仲、桔梗等药材。土产有生漆、油桐、棕片、核桃、茶叶、竹荪。无烟煤藏量丰富,煤质好,分布广,还有磷、铝土、铅、锌、铁、高岭土等矿。织金、晶墨玉石砚著名。黄安、站织、织六、织纳公路纵横县境。织金洞(打鸡洞)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景山

    又作石径山。在今北京市石景山区西部。海拔184米。为永定河河防要地。《明史·河渠志》:万历十五年(1587)九月,“神宗幸石景山临观浑河”。即此。

  • 通潮阁

    在今海南省澄迈县东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2琼州府: 通潮阁 “在澄迈县治 (今老城镇) 西。宋苏轼尝憩其上。有诗云: 倦客愁闻归路遥,眼明飞阁俯长桥。贪看白鹭横秋浦,不觉青林没晚潮。其后胡铨和韵、李光

  • 西隆州

    清康熙五年(1666)改安隆长官司置,属思恩府。治所即今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。六年(1667)移治扁牙寨之坝楼山(今隆林县东南扁牙乡),寻迁砦儿山(今田林县西北旧州镇)。雍正十年(1732)升为直隶州。

  • 七女湖墟

    在今广东惠州市东北。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),孙中山派人到广东惠州发动起义,以响应黄冈之役。6月2日,邓子瑜和陈纯等集合少数三合会党在此截获清军防营枪械,击毙巡勇及水师哨弁多人。5日进攻泰尾,清守兵

  • 胡卢忽儿河

    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东之巴拉嘎尔郭勒。《元史·特薛禅传》: 太祖谕按陈弟册曰: “当以胡卢忽儿河北为邻,按赤台为界。”古水名。即今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东巴拉嘎尔高勒。蒙古成吉思汗九年(1214年)

  • 屯门山

    又名杯渡山。在今广东深圳市西南头镇附近。一说即今香港新界屯门青山。唐韩愈《赠别元十八协律》诗:“屯门虽云高,亦映波浪没。”即此。南汉大宝十二年(969)封为瑞应山。今有瑞应岩、虎跑井。

  • 赤金湖

    在今甘肃玉门市北赤金镇东南。清置驿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安西州》:赤金硖站“其东四十里至赤金湖”。

  • 杉青堰

    亦作杉青闸。在今浙江嘉兴市杉青闸路。北宋熙宁元年(1068)建。《宋史·河渠志六》:熙宁元年从两浙提举胡淮之请,筑“杭之长安、秀之杉青、常之望亭三堰”。《宋史·孝宗纪》:南宋建炎元年(1127)十月戊

  • 佷山

    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南八十里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先主传》: 章武二年 (222),汉昭烈帝 “自佷山通武陵,遣侍中马良安慰五谿蛮夷”。即此。

  • 凤翔府

    唐至德二年(757)升凤翔郡置,称西京。治所在凤翔、天兴二县(今陕西凤翔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凤翔、岐山、扶风、麟游、宝鸡、眉县、周至等县市地。上元二年(761)取消西京称号。宝历元年(825)称西都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