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绍兴县

绍兴县

1912年合山阴、会稽二县置,1914年后属浙江会稽道。治所即今浙江绍兴市。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


在浙江省东北部、钱塘江南岸。属绍兴市。面积 1492 平方千米。人口70.2万。辖25镇。县人民政府驻绍兴市区。秦置山阴县,治今绍兴城,属会稽郡。以在会稽山之阴(北)而得名。西汉文帝时曾为会稽西部都尉治(后移钱塘)。东汉永建四年(129年)吴、会分治后为会稽郡治。南朝陈析置会稽县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省山阴县入会稽县。唐武德七年(624年)复置,次年又省,垂拱二年(686年)又置。大历二年(767年)又省,七年复置。元和七年(812年)又省,十年(815年)再置。两县历为会稽郡、越州、绍兴府、绍兴路治。1912年废府,并山阴、会稽县为绍兴县。1914年属会稽道,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1949年分绍兴县东部置会稽县,1950年会稽县并入绍兴县,划城区置绍兴市。1953年属宁波专区,1964年绍兴专区恢复。1962年绍兴市并入绍兴县。1979年恢复绍兴市。1981年绍兴县并入,属绍兴地区。1983年绍兴地区撤销,升绍兴市为地级市,划原绍兴市区及市郊6个乡镇置越区,其余乡镇复置绍兴县,属绍兴市。地处宁绍平原中部、会稽山北麓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有稻、小麦、油菜籽,盛产淡水鱼、河蚌珠,为省茶叶、油菜籽重点产区。平水珠茶素享盛名,所产麻鸭为优良蛋用型鸭种。工业有酿酒、机械、电子、冶金、建材、轻纺、化工、医药等。酿酒历史悠久,所产黄酒是中国八大名酒之一。建有柯桥中国轻纺城,其规模列全国之首。矿产有铁、铜、金。萧甬铁路、杭甬高速公路、杭沈公路和浙东运河横贯北部,绍甘、绍大公路穿越南部。名胜古迹有兰亭、鉴湖、山阴道、古纤道、宋六陵、石佛寺、马臻墓、陈洪绶墓、建初买地石刻、《龙瑞宫记》摩崖石刻、三江闸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翔龙府

    南宋祥兴元年 (1278) 六月改祥兴府置,治所在南海县 (今广东广州市)。同年闰十一月,元军攻克此地,改为广州路。

  • 酸枣河

    古名望川源。又名马坝河。即今四川温江县北之江安河。《清一统志·成都府一》: 酸枣河“自岷江分流,东南径郫县南,温江县北,又东南径双流县东,又东南至华阳县界入府河。俗名新开河”。

  • 欧寮山

    一名大帽山。即今福建南靖县北一里大帽山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 卷47漳州府: 欧寮山 “在南靖县北,又名大帽山。南北二峰峭拔,周回百余里,岁旱祷雨即应”。

  • 又作桧或会。西周封国,妘姓。在今河南新密市东七十里古城角寨村。《国语·郑语》: 史伯曰,“是其子男之国,虢、郐为大”。又说: “妘姓邬、郐、路、偪阳。” 平王时郑武公灭郐而并其地。《左传》: 僖公三十

  • 吴定县

    西晋置,属新昌郡。治所在今越南河宣省宣光南。南齐后废。古县名。西晋置,治今越南宣光省宣光南。属新兴郡。南朝齐以后废。

  • 桧无县

    汉会无县。晋作桧无县。治所即今四川会理县。

  • 夏台 (臺)

    一名钧台。在今河南禹州市南。《史记· 夏本纪》: 桀 “乃召汤而囚之夏台,已而释之。……桀谓人曰: “吾悔不遂杀汤于夏台,使至此。” 《索隐》: “狱名。夏曰均台。皇甫谥曰: ‘地在阳翟。’ 是也。”

  • 鉏任

    春秋许地。在今河南许昌县境。《左传》:成公四年 (前587),“郑伯伐许,取鉏任、泠敦之田”。

  • 褚氏

    春秋周邑。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。《左传》:昭公二十六年 (前516) 七月,“丙子,王宿于褚氏”。杜注: “洛阳县南有褚氏亭。”春秋周地。在今河南省偃师市西南。《左传》昭公二十六年(前516年):王子朝

  • 粤西

    指今广西壮族自治区,为广西之别称。因位于古百越 (粤) 地西部而名。(1)地区名。指今广东省西部漠阳江、鉴江流域及雷州半岛地区。包括今阳江、茂名、湛江三市所辖。(2)广西别称。因古为百粤地而得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