绥化府
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 (1905年1月) 改绥化厅置,属黑龙江将军 (后改黑龙江省)。治所即今黑龙江省绥化市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绥化、庆安、铁力等市县地。1913年降为绥化县。
清光绪三十年(1904年)升绥化厅置,治今黑龙江省绥化市。辖境约相当今黑龙江省绥化、庆安、铁力等地。1913年降为县。
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 (1905年1月) 改绥化厅置,属黑龙江将军 (后改黑龙江省)。治所即今黑龙江省绥化市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绥化、庆安、铁力等市县地。1913年降为绥化县。
清光绪三十年(1904年)升绥化厅置,治今黑龙江省绥化市。辖境约相当今黑龙江省绥化、庆安、铁力等地。1913年降为县。
在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南八十里阿斯塔那村北哈拉和卓村东。为晋、唐高昌王国和唐西州居民的墓地。“阿斯塔那”哈萨克语意为“首府”。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,俄、英、德、日等国的“探险者”曾在此进行盗掘,窃去我国
即今四川冕宁县。唐樊绰 《云南志》 卷1: “台登直北去保塞城八十里,吐蕃谓之北谷。天宝以前嶲州柳强镇也。”古镇名。唐置,即今四川省冕宁县。天宝以前属嶲州。《蛮书》:“台登直北,去保塞城八十里,吐蕃谓
即今广东徐闻县西北下桥镇。清宣统《徐闻县志》卷1:下桥市在“县西北四十里”。
在今河北丰润县东北八十里岩口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1顺天府: 崖儿口山 “其山连列,东断为崖儿口,西为白霫口,有水自崖而入,故名”。山下有崖儿口巡司,明洪武中裁。
清雍正五年 (1727) 设,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西北之九卡屯村。
在今贵州风冈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龙泉县: 桶口河 “流合洋溪,西入乌江”。
在今云南洱源县东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7大理府浪穹县: 普陀峒在 “县 (今洱源县) 东南十五里,为往来要隘之地,有巡司戍守”。清仍设巡司。《清一统志·大理府》 作蒲陀崆。
元至元中改师壁宣慰司置,属四川行省。治所在今湖北来凤县西南。明初废为师壁洞。
(豐) 县 ①西晋置,属桂林郡。治所当在今广西东北部融江及红水河下游一带。南朝宋废。齐复置。后废。②唐长寿二年 (693) 改唐兴县置,属遂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蓬溪县南。神龙元年 (705) 复改为唐兴县
在今福建松溪县北四十里。为从来自浙入闽之间道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松溪县引 《闻见录》: “由县而北,至岩下村。又三里有小关,离关二里即新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