绥芬府
清宣统元年 (1909) 升绥芬厅置,属吉林省。治所在宁古塔城 (今黑龙江省宁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宁安、牡丹江、海林三市及穆棱、东宁二县地。二年 (1910) 改名宁安府。
清宣统元年(1909年)升绥芬厅置,治今黑龙江省宁安市,属吉林省。次年名宁安府。
清宣统元年 (1909) 升绥芬厅置,属吉林省。治所在宁古塔城 (今黑龙江省宁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宁安、牡丹江、海林三市及穆棱、东宁二县地。二年 (1910) 改名宁安府。
清宣统元年(1909年)升绥芬厅置,治今黑龙江省宁安市,属吉林省。次年名宁安府。
西藏古地名。在今穷结县白日。唐时吐蕃赞普(王)设夏日行宫于跋布川 (白日),于牙帐附近置勃令驿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“至卒歌驿,乃渡臧河,经佛堂,百八十里至勃令驿鸿胪馆。至赞普牙帐。”
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(故江陵县城)西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江水又东径燕尾洲北,合灵溪水,水无泉源,上承散水,合成大溪,南流注江。江、溪之会有灵溪戍,背阿面江,西带灵溪,故戍得其名矣。”
在今甘肃镇原县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武德六年 (623),“突厥陷原州之善和镇”。即此。
西晋太康元年(280)分龙冈县置,属桂林郡。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一带。南朝宋废。
元至元二十年 (1283) 置,为沔州治。治所在今陕西勉县东旧州铺。明洪武三年 (1370)废。古县名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年)置,治今陕西省勉县东。为沔州治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废。
春秋戎邑。在今河南洛阳市南。《左传》:僖公十一年(前649),“扬、拒、泉、皋、伊、雒之戎同伐京师,入王城,焚东门”。杜注:“扬、拒、泉、皋皆戎邑,及诸杂戎居伊水、雒水之间者。”
在汉长安城西二十八里,今陕西西安市西北。为汉上林苑中的离宫。《汉书·江充传》:“初,充召见犬台宫,自请愿以所常被服冠见上。上许之。”晋灼注引《黄图》曰:“上林有犬台宫,外有走狗观也。”
即今缅甸北境南渡河,下游注入伊洛瓦底江。古水名。即今缅甸北境南渡河,下游注入伊洛瓦底江。
①唐贞观六年 (632) 以处降羌置,为羁縻州,属松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境。后废。②唐贞观六年 (632) 置,为羁縻州,属安定州都督府。当在今甘肃庆阳地区。后废。唐贞观六年(632年)以
即今河南漯河市。《北齐书·尧雄传》:“元洪威据颍州叛,民赵继宗杀颍川太守邵招,据乐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