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绥阳县

绥阳县

①三国魏置,属新城郡。治所在今湖北神农架林区东南。后改秭归县。西晋太康二年 (281)复为绥阳县。西魏为绥州治。隋开皇初废。

②隋大业七年 (611) 置,属明阳郡。治所在今贵州凤冈县北绥阳镇。《元和志》 卷30绥阳县: “绥阳山,在县北二十九里。县以为名。” 唐贞观十二年(638) 移治今凤冈县,为夷州治。唐末废。北宋大观中复置,为承州治。宣和三年 (1121) 州废,以县属珍州。南宋咸淳末废。明万历二十九年 (1601) 复置,属四川遵义府。治所即今绥阳县。清雍正六年(1728) 遵义府改属贵州。民国初属贵州黔中道。1920年直属贵州省。


(1)古县名。三国魏置,治今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东南。属新城郡。后改为秭归县。西晋太康二年(281年)复置。西魏属绥州,隋初废。(2)旧县名。1939年由东宁、穆棱两县析置,治绥阳(今黑龙江绥芬河市西绥阳镇)。1945年当地解放,仍名绥阳县。1948年撤销,并入东宁县。(3)今县名。在贵州省北部。属遵义市。面积2545平方千米。人口49.8万。辖12镇、3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洋川镇。隋大业七年(611年)始置绥阳县,治今凤冈县西。《元和郡县志》夷州绥阳县:“绥阳山,在县北二十九里。县以为名。”唐贞观十二年(638年)初移今凤冈县治。元废。明万历二十九年(1601年)分真州长官司地复置绥阳县,治今洋川镇,隶遵义军民府。1913年隶黔中道,1920年直属贵州省。1949年属遵义专区,1997年属遵义市。地处黔北山地南部,芙蓉江流经南部,入正安县。清溪河流经北部,注入芙蓉江。双龙河、洛安江、后水河(仁江)南流注入湘江。境内喀斯特地貌发育,最高点太白乡天门山海拔 1802 米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保存有原生落叶、常绿阔叶混交、原始森林植被。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油菜籽,并产花生、烤烟、茶叶。金银花、辣椒省内有名。有煤、硫铁、瓷土、钾、石膏等矿。有机械、化工、造纸、印刷、酿酒、水泥等厂。遵尖、桐石等公路纵横县境,绝大多数乡镇通汽车。名胜古迹有神仙洞、雅泉喷珠、卧龙山、胜水三潮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鄣平县

    东汉永平十四年 (71) 置,属苍梧郡。治所当在今广西平南以东、广东肇庆市以西浔江 (西江) 流域一带。西晋以后废。

  • 贺台 (臺)

    当在今浙江绍兴县南部。《水经·渐江水注》: “鼓吹山之西岭有贺台,越入吴还而成之,故号曰贺台矣。”

  • 赤壁岭

    在今云南昌宁县东南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禄脿驿

    明置,属安宁州。在今云南安宁市西禄脿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4安宁州: 禄脿驿在 “州西五十五里。 兼置巡司于此。 亦曰禄㟽”。 “禄脿” 为彝语,“禄” 为石头,“脿” 为白,意为白石

  • 乾安县

    1933年伪满改乾安设治局置,属吉林省。治所即今吉林乾安县。1948年改属嫩江省。1949年复属吉林省。在吉林省西北部。属松原市。面积3533平方千米。人口30.2万。辖6镇、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乾安镇

  • 崂山

    即劳山。在今山东青岛市崂山区东北。《南史·明僧绍传》: 僧绍 “隐长广郡崂山,聚徒立学”。即此。(1)山名。(1)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境内,临崂山湾、黄海北岸。古称劳山、牢山,唐、元时名辅唐山和鳌山。

  • 乌城驿

    在今山西盂县西北六十里乌耳庄附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太原府阳曲县:“乌城驿亦在府北,唐所置也,为晋阳代州往来之道。”唐置,在今山西省盂县西北西烟镇。为唐代太原府与代州间交通驿站,《资治通鉴》:唐乾符六

  • 存古阁

   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。民国时,藏有古碑八十余种以魏碑最多,秦汉砖亦有数十万,并有岳武穆行书数方。

  • 湔江

    即今四川都江堰市东之蒲阳河。为西汉蜀郡太守文翁所开,为湔堰 (都江堰) 三大干渠之一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江北则左对繁田, 文翁又穿湔㳛以溉灌繁田一千七百顷。”

  • 苫国

    今叙利亚之大马士革。唐杜环 《经行记》:苫国 “在大食西界,周回数千里”。《新唐名 ·西域传》: “大食之西有苫者,亦自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