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公泉
在今安徽绩溪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绩溪县: 罗公泉在 “县南二十五里。水自地涌出,腾上数尺,源甚深长,大旱不竭,溉田数百顷”。
在今安徽绩溪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绩溪县: 罗公泉在 “县南二十五里。水自地涌出,腾上数尺,源甚深长,大旱不竭,溉田数百顷”。
又作琅山、 琅峤山。 即今台湾省本岛南恒春半岛。清康熙间高拱乾 《台湾府志》 卷1:郎娇山 “在沙马矶头山东南,离府治五百三十余里”。
①北周天和五年(570)改严州置,治所在越嶲县(今四川西昌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西昌市及越西、冕宁、德昌等县地。寻复为严州。隋开皇六年(586)复为西宁州。十八年(598)改为嶲州。②唐武德七年(624
在今广东广州市旧城内。《元和志》 卷34南海县: 禺山 “在县西南一里”。五代南汉扩建广州城,曾 “凿平禺山以益之”。当在今西湖路广州百货大厦处。
北京内城西北门。明、清京师西墙北门。区片名。在北京市西城区北部。泛指西直门内、外大街与西直门南大街、德胜门西大街交会处附近地区。以片内原有西直门得名。西直门系北京城西垣北门。元代称和义门,明洪武元年(
秦改启封邑置,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县西南。西汉属河南郡。宋王复斋《钟鼎款识》有“汉启封镫”。《史记·高祖功臣侯年表》 有开封闵侯陶舍。开封即启封,乃避汉景帝刘启名讳追改。景帝时改名开封县。古县名。本战国魏
即今安徽宣州市东南水阳江支流华阳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宁国府宣城县:华阳溪“在府东南七十里,源出华阳山,东流二十里有鲁山,其下为鲁显水,又东北四十余里为鲁溪,又北至下西渡合于句溪”。
在今山东曲阜市城内东南故泮宫中,亦曰泮宫台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2曲阜县:书云台,“《诗》所谓‘既作泮宫,淮夷攸服’者。《左传》:僖五年, 日南至,公登台,以望云物。后人因谓之书云台”。
明洪武十七年 (1384) 以云远府改置为孟养府,后为麓川思氏所并。三十五年 (1402) 得其地仍称府。永乐二年 (1404) 改置为孟养军民宣慰使司。治今缅甸孟养。正统十三年 (1448) 又为麓
①《尚书·禹贡》:“嶓冢导漾,东流为汉;又东为沧浪之水。”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有孺子歌曰: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缨;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我足。”其说有二:(1)即汉水。张衡《南都赋》:“流沧浪而为隍,
即倪塘。在今江苏江宁县东。《梁书·敬帝传》:太平二年(557)五月,北齐军水、步至秣陵故治,“癸卯,齐军进据儿塘,舆驾出顿赵建故篱门,内外纂严”。《陈书·高祖纪》:“齐兵自方山进及儿塘,游骑至台。”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