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卓云角
即洋卓雍错。今西藏浪卡子县羊卓雍错。清松筠《西招纪行诗》注:巴则山“岭南有大海子,番名洋卓云角”。
即洋卓雍错。今西藏浪卡子县羊卓雍错。清松筠《西招纪行诗》注:巴则山“岭南有大海子,番名洋卓云角”。
在今山西太谷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 ·太原府一》: 武村堡 “在太谷县东北,临象谷水,三面石崖,势极险阻,唐武德初筑,为戍守处”。
古国名。在今菲律宾吕宋岛西部蜂牙丝兰。明张燮 《东西洋考》 卷9 “东洋针路” 条: 玳瑁港 “东是傍佳施栏”。《明史·外国列传》 作冯嘉施兰。
①东晋升平五年 (361) 置,属永平郡。治所当在今广西藤县、岑溪、昭平等县境。南朝宋元嘉年间废。南齐复置。后废。②唐天授二年 (691) 置,属循州。治所在今广东龙川县西北。五代南汉乾亨元年 (91
即今山西岚县。《清一统志·太原府二》:东村镇“在岚县东南四十里。有堡”。1950年岚县迁治于此。在山西省岚县中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76.4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东村,人口1.1万。1
①在今山西祁县东南四十里盘陀村。《宋史·姚古传》: 靖康元年 (1126),“金人进兵迎古,遇于盘陀”。即此。②即今福建漳浦县西南盘陀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漳浦县 “古雷镇”条内: “
在今西藏拉萨市内布达拉宫西南。山势陡峻,平地拔起,海拔3725米。上修碉堡、寺庙。喇嘛之业医者多居此,故称药王山。藏语称加波日,意为铁山。山下有一甘泉,原为达赖喇嘛专用。
即今辽宁西丰县东北平冈镇。伪满康德五年《西丰县志》卷4:平冈镇在“(县)东北五十里”。在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南部。面积120平方千米。人口9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平冈圩,人口 9500。建于清道光年间,因
清康熙四十九年(1710)置,属宁越营。在今四川石棉县(新棉镇)附近。1951年于此置石棉县。
即今山西河津市东北僧楼乡。《清一统志·绛州》 “方平镇” 条下: 僧楼镇 “在县东北”。在山西省河津市东北部,北依吕梁山,西靠209国道。面积75.2平方千米。人口5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僧楼,人口1.
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,属西域都护府。都城在今新疆和硕县东乌什塔拉回族乡附近。后并于焉耆。西域古国名。汉时王治危须城,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硕县一带。属西域都护。后为焉耆所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