胁营
即谢通门谿。在今西藏谢通门县西通门。
即谢通门谿。在今西藏谢通门县西通门。
西汉置,属酒泉郡。治所在今甘肃玉门市东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:颜师古曰,“音衣。此地有天䧇阪,故以名”。东汉废。
①北周闵帝元年 (557) 置,治所在普宁县 (今四川仁寿县东二里)。《元和志》 卷33陵州:“因陵井以为名。陵井者,本沛国张道陵所开,故以陵为号。” 辖境相当今四川仁寿、井研二县及简阳市、双流县部分
唐武德六年 (623) 改简州置,治所在宁浦县 (今广西横县西南七里郁江南岸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横县地。贞观八年 (634) 改为横州。唐武德六年(623年)以简州改名,治宁浦县(今广西横县西南郁江南岸
唐大和以前置羁縻州,属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境。北宋以后废。
自今山西太原市至西山煤矿区白家庄。长19.4公里。为同蒲铁路支线。1934年建成。
在今广东台山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广州府新宁县: 城冈峒 “在县 (今台山市) 西南七十里城冈堡,有巡司”。
1927年由连县、连山、阳山三县析置,驻连州(今广东连州市)。1934年改置安化管理局。
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大城子镇内。建于清康熙六年(1667)。清《塔子沟纪略》卷7:“天成观在大城子之东。康熙六年间道士夏一振募建天齐庙三间,东西十阎君殿六间,关帝殿三间。嗣经道徒夏阳春、徒孙
唐置,属蓝田县。即今陕西蓝田县东南蓝桥镇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安府三》 引 《蓝田县志》: “世传其地有仙窟,即唐裴航遇云英处。”
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1寿昌军:白鹿矶“在武昌县西九十二里。有神人山”。《宋史·理宗纪》:景定元年(1260),“贾似道表言夏贵等战新生洲,进至白鹿矶, 皆身自督战有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