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花莲县

花莲县

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置,属台湾省。治所即今台湾省花莲县。据民国《花莲县志稿》说:“昔人称今之花莲溪右岸曰洄澜港,简称洄澜, 以溪水奔注与海浪冲击作萦回状得名。”谐音称花莲港,简称花莲。县以此得名。


在台湾省本岛东部,东濒太平洋,西依中央山脉和台中、南投、高雄三县接壤,南连台东县,北接宜兰县。面积 4628.6 平方千米。人口35万,高山族约占1/4。为本省人口密度最低的县。辖1市、2镇、10乡。县治花莲市。旧称崇爻、奇莱。传说花莲溪水东注与海涛迂回彭湃,称回澜,谐音为花莲。清光绪元年(1875年)移台湾南抚民理番同知于卑南,花莲地属之。光绪十三年置花莲港厅,改属台东直隶州。日占初期属台南县台东支厅,后划出富里以北地区设花莲港厅。1945年光复后设花莲县。境内多山,山地面积约占87%。东部海岸山脉纵贯,西部中央山脉地势峻峭,中部台东纵谷平原为主要农业区。秀姑峦溪、花莲溪、和平溪等流入海。北回归线穿越县境,属北热带及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经济以农、林业为主。农产稻、甘蔗、甘薯、玉米、大豆、花生、木瓜、烟草、菠萝、柑橘等。所产橄榄最为著名。森林覆盖面积约71%,居省第二位。海岸线长,渔业发达。矿产有大理石、白云石、石灰石、石棉等,其中大理石蕴藏量达 3000 亿吨,畅销海内外。工业主要有采矿、木材加工等。设有美仑工业区,有纸浆、大理石、水泥、化肥和制糖等厂。花东铁路、北回铁路纵贯县境,9号、11号和8号、14号、16号、18号省道纵横境内。海运有国际海港花莲港。有班机通台北市、高雄市。名胜古迹有扫叭石柱、太鲁阁、清水断崖、鲤鱼潭和安通、瑞穗、红叶等温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板河镇

    即今湖北京山县东四十四里石板乡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京山县东有石板河镇。

  • 匡川县

    唐武德七年(624)置,属南云州。治所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境。贞观三年(629)属匡州。武则天时改置蒙舍州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七年(624年)置,治今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境。属南云州。后废。

  • 永平里

    在今云南马关县西六十八里八寨镇。清代以原八寨长官司地置,为开化府所辖八里之一。嘉庆二十五年(1820)改属安平厅。1914年属马关县。清康熙元年(1662年)以八寨长官司改置,即今云南省马关县西八寨。

  • 牛眠岭

    在今贵州惠水县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定番州“九龙山”条下:“牛眠岭在(小龙番长官)司南十里。其相近有文秀峰。”

  • 桃人

    战国魏邑。在今河南长垣县西北。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: 楚人黄歇说昭王曰: “王又举甲兵攻魏,……拔燕、酸枣、虚、桃人。”古邑名。战国魏邑,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北。

  • 文井江

    ①即今四川岷江西支流西河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“江原县,郡西,渡大江,滨文井江,去郡一百二十里。”②即今四川邛崃市之邛崃河(南河)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江水“又与文井会,李冰所导也。自笮道与濛溪

  • 将乐馆

    北宋置,在今福建将乐县西南白莲乡。元至元初改为白莲站,明初改为白莲驿。北宋置,即今福建省将乐县西南白莲。元至元初改白莲站。

  • 东北社礁

   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校尉暗沙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东北社礁。1947年改名校尉暗沙。

  • 峡径 (逕) 营

    明嘉靖中置,在今广东广宁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广宁县:峡径营“在县东北。旧属四会县,后改今属”。

  • 江苏省

    清康熙六年(1667)分江南省置,以两江总督驻所江宁府(今江苏南京市)和巡抚驻所苏州府(今江苏苏州市)二府首字为名。省会在江宁府(今南京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及上海市。1929年省会迁镇江县(今江苏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