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甘肃临洮县南洮河西岸。《晋书·刘曜载记》: 东晋太兴三年 (320),刘曜 “进陷安定。(南阳王) 保惧,迁于桑城,氐羌悉从之”。即此。在今甘肃省临洮县西南洮河西岸。十六国前赵光初三年(320年)
即今河南新县西北三十一里陡山河乡。清尹耕云 《豫军纪略》 卷1: 同治三年 (1864) 四月,太平军自向家店等地,退走 “陡山河保”。
①秦都咸阳时置,在今陕西西安市西渭水以南、终南山以北。秦惠文王时即开始兴建。至秦始皇时,先后在上林苑中修建了朝宫和宏伟壮丽的阿房宫前殿,还修建了大量的离宫别馆。西汉初荒废。武帝时复加拓展,周围扩至二百
即岘山。在今浙江东阳市南建设林场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东阳县:三丘山在“县南八里。高三百六十丈,周二十里”。
即今贵州赫章县东北海马姑。清同治六年(1867),陶三春率苗民起义军据海马姑。即此。在今贵州省赫章县东北。与猪拱箐相犄角,山壁陡立,前有大河。清同治六年(1867年),苗民起义军据海马姑,即此。
北宋元符二年(1099)改洒水平新砦置,属西安州。即今宁夏海原县。西夏称东牟会。
自山东博山(今属淄博市)至八陡。长9.3公里。为胶济铁路支线。日伪于1940—1941年修筑。
即今四川合川市东北渭溪镇。清光绪《合州志》 卷4: 渭子溪 “距城一百里”。
又名白超坞、白超城。东汉末, 白超筑。在今河南新安县西北十五里。《水经·谷水注》:谷水又径白超垒南,“是垒在缺门东一十五里。垒侧旧有坞,故冶官所在。魏、晋之日,引谷水为水冶,以经国用,遗迹尚存”。《元
即今河北石家庄市西南振头乡。《寰宇记》卷61镇州石邑县:“隋开皇三年,移定州之石邑县于万夏村。”即此。唐初为恒州治。宋初废石邑县入获鹿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