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茂林镇

茂林镇

即今吉林双辽县西北茂林镇。民国 《东北年鉴》: 四洮铁路谈家堡站下一站为茂林站。


(1)在吉林省双辽市西北部。面积304平方千米。人口4.1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茂林,人口 6710。1949年为茂林区,1956年设镇,1961年改公社,1977年复镇。主产玉米。为市北部农副产品及大牲畜集散地。有木材加工、农具修配、食品等厂。平齐铁路经此,怀茂、郑茂公路在此会合。(2)在安徽省泾县南部。面积232.75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茂林,人口 4800。以古有密茂森林得名。1952年置茂林镇,1956年改为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87年复置镇。2001年南容、凤州、铜山乡并入。为县境最大古镇,至今仍保留一部分古园林式民宅。有茶林业。有塑料、磁性材料、精密铸造、食品、农机修配、竹木加工等厂。城铜公路经此。古迹有飞雄塔。为1941年“皖南事变”发生地,有奎山革命烈士墓、皖南事变纪念园。(3)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玉州区东北部、南流江西岸。面积83平方千米。人口4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茂林圩,人口900。以处茂林桥畔名镇。1952年为玉林县二区,1958年属跃进公社,1959年属名山公社。1961年析置茂林公社,1962年改区,1968年复公社,1984年改乡,1995年置镇。产稻、黄麻、甘蔗、香蕉、番茄、烟叶及龙眼、荔枝等。有水泥、电镀、农机、铸造、木器加工、小五金等厂。农副产品集散地,以甘蔗、烤烟、柑橙、沙梨为大宗。玉北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唐罗隐书“天门关”石刻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武牢山

    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3柳州府: 武牢山 “在怀远县 (治所在今老堡乡) 南一十五里。高拔险峻”。

  • 白眉寨

    在今河北井陉县西南三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井陉县:白眉寨“据山为险,形势雄峻,有天桥,樵采者侧足而废”。

  • 清冷之渊

    一名清冷泉。在今河南南阳县东北丰山下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 ·中次十一经》: “丰山,……神耕父处之,常游清冷之渊。” 张衡 《南都赋》:“耕父扬光于清冷之渊。” 唐李白有 《游南阳清冷泉》诗。

  • 大城关

    在今湖北大悟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麻城县:大城关在“县北九十里,接河南罗山县界。宋开庆初,蒙古忽必烈入大城关,宋戍军皆溃,即此”。

  • 却月城

    ①在今安徽和县南西梁山。《清一统志·和州》 “遏狐城”条“却月城在州南天门山顶。刘宋时王元谟所筑”。②亦名夏口城、沔口城。东汉建安中刘表将黄祖筑。在今湖北武汉市汉口城区西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沔左有

  • 兴安南省

    1932年伪满取消哲里木盟,成立兴安南分省。1934年改为兴安南省。省会在达尔罕王府(今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驻地保康镇西南花吐古拉苏木附近)。1935年9月迁王爷庙街(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驻地乌兰浩

  • 会江驿

    在今浙江富阳市东鹳山之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富阳县:“会江驿在观山东。宋初置,嘉定中徙于通济桥, 明初洪武三年复移于此。”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二》:“以据闽、广、江、浙之会,故名。”

  • 月旦里

    在今河南平舆县北四十里。为东汉许劭兄弟所居。《后汉书·许劭传》:“许劭字子将,汝南平舆人也。”劭与从兄靖“俱有高名,好共覈论乡党人物,每月辄更其品题, 故汝南俗有‘月旦评’焉”。月旦里之名当以此。同书

  • 董塘口镇

    即今湖北枝江县西十四里长江北岸董市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8枝江县: 董塘口镇 “在县东六十里。商贾贸易聚集于此”。

  • 亦的勒水

    亦作阿的勒、也只里河。即今俄罗斯之伏尔加河。《元朝秘史》卷11:“命速别额台勇士征迤北康邻等十一部落, 渡亦的勒、扎牙黑二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