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门城
在今湖北枝城市西北长江边。《晋书·王濬传》: 太康元年 (280) 伐吴,沿长江而下,“克荆门、夷道二城”。即此。
在今湖北省宜都市西北长江边。《资治通鉴》: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,王濬伐吴,“克荆门、夷道二城”,即此。
在今湖北枝城市西北长江边。《晋书·王濬传》: 太康元年 (280) 伐吴,沿长江而下,“克荆门、夷道二城”。即此。
在今湖北省宜都市西北长江边。《资治通鉴》: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,王濬伐吴,“克荆门、夷道二城”,即此。
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,位于中沙大环礁浅湖的中部。东北距南扉暗沙3.8海里,西距乐西暗沙7.3海里。1947年公布名称为屏南暗沙。
元置,在今广东曲江县东北周田镇西南平圃村。
①西晋太康四年 (283) 改充县置,属天门郡。治所即今湖南桑植县。《水经·澧水注》: “临侧澧水,故以为名。” 南朝梁以后废。②1914年改安福县置,属湖南武陵道。治所即今湖南临澧县。1916年属湘
①秦置,为巨鹿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北平乡县(乞村)西南平乡镇。北魏景明二年(501)移治今平乡县西南平乡镇东三十里,属南赵郡。北齐废。②东魏武定七年(549)置,为安远郡治。当在今江苏盱眙县境。北齐废。③
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)置,属金齿军民指挥使司。治所在今云南保山市东北二十二里金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8:“凤溪山,在司治东,有东西二泉,合流为凤溪,山去府东北三十里,与哀牢山并峙。”嘉靖元年(1
在今广东高明市西南,与鹤山市交界。《方舆纪要》肇庆府高明县:皂幕山在“县(治今明城镇)南四十里。即曹幕山也,连新会县界,与药径山相接,高千余丈,延袤二百余里”。
西汉置,属上郡。方位缺考,当在今陕西省北部。东汉废。
即今湖南湘江支流潇水。《水经·湘水注》:“营水出营阳泠道县南山,西流径九疑山下……又西径营道县,冯水注之。……又西北屈而径营道县西,营水又东北径营浦县南。营水又北都溪水注之……又北流入营阳峡,又北至观
在今江西九江县西南马回岭。《南史·陶潜传》: 东晋义熙末,江州刺史王弘 “令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”,即此。唐白居易 《访陶公旧宅》 诗: “柴桑古村落,栗里旧山川。” 《寰宇记》卷111江
亦作瑷珲城。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布拉申维斯克 (海兰沧) 南。清雍正 《钦定八旗通志初集》卷153 《郎谈传》: 康熙二十一年 (1682) “十二月,疏上平罗刹之策……从黑龙江顺流回,凡十五日至爱浑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