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西双版纳

西双版纳

在今云南南部。傣语“西双”为自然数十二,“版纳”意即千田,但仅表明多,指宽阔区域,并非整整一千。后用作“采邑”之意,亦即提供贡赋的单位。“西双版纳”即十二版纳。版纳的划分早就出现。但不同时期又有变化。明隆庆六年(1572)划为江内六版纳,江外六版纳,共十二版纳。清乾隆五十年(1785)对十二版纳又略作调整。1953年设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,辖景洪、勐旺、勐养、勐笼、勐海、勐混、勐阿、勐遮、景墩、勐腊、勐捧、易武等十二个版纳,加上格朗和哈尼族自治区、易武瑶族自治区和布朗山区共十五个区级行政单位。1957年并为景洪、勐海、勐遮、勐腊、易武五个县级版纳。1958年改县。


地区名。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。境内崇山峻岭,澜沧江流贯全境,生长着热带雨林及各种奇花异草,有孔雀、亚洲象、长臂猿、金丝猴、犀牛等珍禽异兽和大榕树、铁力木、箭毒木、天料木(活化石)、茶树王等珍稀植物。素有植物王国、动物王国、孔雀之乡、大象乐园之称。主要景点有景洪的橄榄坝、曼阁佛寺、曼飞龙塔、三岔河景区、西双版纳民族风情园;勐海的景真八角亭;勐腊的补蚌特种旅游区、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等。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,并被列入国际“人与生物圈”保护区网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牧

    在今江苏无锡市西北五牧村。《宋史·文天祥传》:南宋末,元兵进攻常州,“天祥遣其将朱华、尹玉、麻士龙与张全援常,至虞桥,士龙战死,朱华以广军战五牧,败绩”。在今江苏省无锡市西北运河北岸。《宋史·瀛国公纪

  • 嘉兴县

    三国吴赤乌五年 (242) 改禾兴县置,属吴郡。治所在今浙江嘉兴市南。隋省入吴县。唐武德七年 (624) 复置,次年又省。贞观八年 (634) 复置,属苏州。乾宁三年 (896) 移治今嘉兴市。五代初

  • 广宁中左千户所

    明宣德五年(1428)置,属广宁中屯卫。治所即今辽宁凌海市西南松山乡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广宁中屯卫:“南有松山堡,在松山西,宣德五年正月置中左千户所于此。”后废。明宣德五年(1430年)置,治大凌河堡(

  • 天城山

    在四川万县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万县:天城山“在县西五里。四面峭立如堵,惟西北一径可登。又名天生城, 相传汉昭烈尝驻兵于此”。

  • 汉皋山

    即今湖北襄樊市西万山。东汉张衡《南都赋》曰:“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。”《水经·沔水注》谓“汉皋,即万山之异名也”。《元和志》卷21襄阳县:万山“一名汉皋山,在县西十一里,与南阳郡邓县分界处。古谚曰:襄阳

  • 乞史城

    隋、唐时西域史国都城。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南沙赫里夏勃兹。显庆中置佉沙州于此。

  • 复 (復) 山

    ①一名阜岩。即今安徽黟县南四十里岩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104黟县: 复山 “在县城南三十六里。山甚孤峻,石壁四绝,亦谓之五硠砾。两边皆石坛,中央有沟才五六尺许,水甚悬峻。扪萝挽葛,时有至者。山翠激流,为

  • 析津府

    辽开泰元年 (1012) 改幽都府置,建号燕京。治所在析津、宛平二县 (今北京城西南隅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南拒马河、大清河、海河以北,遵化、丰南、宁河以西,紫荆关以东,内长城以南地区,包括北京市辖区。北

  • 西犬丘

    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九十里。原名犬丘,因其东另有一犬丘,故称西犬丘。《史记·秦本记》:秦庄公伐西戎,破之,周宣王予大骆、犬丘之地,为“西垂大夫”。庄公居其故“西犬丘”。即此。后人遂称西犬丘为西垂。春秋时

  • 羊角砦

    在今湖北房县西北羊峪口乡。《清一统志·郧阳府》:羊角砦“在房县西北四十里”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36房县:羊角砦“顺治五年,抚治赵兆麟奏立镇房营驻劄于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