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象林县

象林县

西汉置,属日南郡。治所在今越南广南—岘港省维川县南茶桥。东汉废。《后汉书·南蛮西南夷传》: 永和二年 (137),“日南象林徼外蛮夷区怜等数千人攻象林县,烧城寺,杀长史”。又 《水经·温水注》: “九真太守任延始教耕犁,俗化交土,风行象林。” 皆此。西晋太康三年 (282) 复置,寄治卢容县 (今越南平治天省广田县东香江与蒲江合流处)。东晋后地入林邑国,废。


古县名。汉日南郡属县中最南一县,治今越南广南省维川南茶荞。东汉建武初,传入中原地区先进农业耕作技术,促进了当地生产的发展。《水经注·温水》:“九真太守任延始教耕犁,俗化交土,风行象林,知耕以来六(当作四)百余年,火耨耕艺,法与华同。”永和二年(137年),县吏子区怜(一作“连”)起兵建立林邑国,以此为都,称典冲城。西晋太康三年(282年)复置后寄治卢容县(今越南承天-顺化省顺化附近)。东晋后地入林邑国。《水经注》对象林县(典冲)的城址规模和地理位置等有详细描述,20世纪初,法人鄂卢梭据此认为即H.巴门特《安南占婆古迹统计表》中的茶桥遗址,后经J.卡柯斯进行考古发掘,进一步证明遗址和《水经注》记载完全符合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羊肠河

    即今湖北竹山县西南之官渡河。《清一统志·郧阳府》:羊肠河“在竹山县西南,北流入堵水”。

  • 章安郡

    南朝陈改临海郡置,属东扬州。治所在章安县 (今浙江台州市西北章安镇)。寻复为临海郡。南朝陈改临海郡置,治章安县(今浙江台州市椒江区北章安镇)。辖境约今浙江省临海、三门、宁海、天台、仙居等市县区域。隋初

  • 乐洋江

    即洛阳江。今福建泉州市东北洛阳江。《新定九域志》卷9:泉州有乐洋江。即“洛阳江”。

  • 东梁河

    一名大梁水。即今辽宁浑河支流太子河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东京辽阳府:“东梁河自东山西流,与浑河合为小口,会辽河入于海。又名太子河,亦曰大梁水。”古水名。即今辽宁省大辽河支流太子河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东京辽

  • 宁川驿

    南宋绍兴二十八年(1158)置,属宁德县。在今福建宁德市西。寻废。

  • 东㳍州

    即东洲。今江苏启东市东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周显德五年(958),“上闻唐战舰数百艘泊东㳍州,将趣海口扼苏、杭路,遣殿前都虞候慕容延钊将步骑,右神武统军宋延渥将水军,循江而下。甲午,延钊

  • 白草军城

    唐建,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清水河东岸。《元和志》卷3原州萧关县:“御史中丞侯全德奏于故白草军城置。”

  • 七渡河

    在今河北三河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三河县:七渡河“在县西北。一名黄颁水。源自顺义县黄颁峪,流经县界,下流入于白河”。

  • 石墨池

    即葛蒲潭。在今江苏金坛市西茅山。《清一统志·镇江府一》:石墨池,“《府志》:费长房学道于此,书符涤研,涧池悉为墨色。至今用池水合药有验”。

  • 石牌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怀宁县。即今安徽怀宁县。②即今江苏昆山市北石牌镇。清光绪《常昭合志稿》卷5:石牌镇“为常熟、昭文、新阳三县交界地,距城约四十里”。(1)在江苏省昆山市北部,北与常熟市交界。面积53平方千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