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贺江

贺江

①又名封溪水、临贺江。即今广西贺县南之贺水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23贺州: 贺水 “其源出于富川县,地名石龙冷溪岩,分两派: 一自石龙山背北至于道,复西入于昭,东流为贺江,即 《九域志》 所载龙溪水也,亘郡城合桂岭水,至三江口,三江谓贺江、梧江、封江,南历封康、瑞,达羊城入于海”。《宋史·南汉刘氏世家》: 北宋开宝三年 (970),潘美等征南汉,“九月美与崇珂围贺州。……美等督战舰, 声言顺流趋广州, 令都统潘崇彻将兵五万屯贺江”。即此。

②即今广西贺县东北大宁河。《水经·温水注》:贺水 “出东北兴安县西北罗山,东南流径兴安县西。……贺水又西南流至临贺郡东,右注临水”。


古称建水、封水(溪)。又称临贺水。西江支流。在粤、桂两省区边境。《粤中见闻》:“贺,锡也。其县出锡,故名贺。”贺江亦以此得名。《资治通鉴》五代唐天成三年(928年),楚军围封州(治今封开东南)。南汉主遗将“至贺江”,大败楚军,即此。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黄沙岭,流经钟山、贺州等县市入广东省,在封开县入西江。长346千米,流域面积1.15万平方千米。主要支流有渔涝河、东安河等。中、上游建有龟石、合面狮等水库和电站。沿江两岸多用材林及果木等经济林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高前山

    在今河南内乡县西南十里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·中次十一经》: “高前之山,其上有水焉,甚寒而清,帝台之浆也。” 《清一统志·南阳府一》: 高前山 “顶有池,甚清冷。亦名天池山”。又称天池山。在河南省内乡县

  • 清风铺

    即今福建南平市东南下清风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延平府南平县: 清风铺 “在府东南九十里。又十里为武步铺。正统末,官军追败邓茂七余党于武步及清风铺,复截其舟二百于水口驿,通福州道是也”。在今福建省南平市东

  • 尹儿湾

    在今天津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静海县:尹儿湾“在天津卫城东。永乐初,建百万仓于此。因筑城置卫,以贮海运。今去城八里,有运粮河,旧自海口达尹儿湾之运路也”。

  • 金龙宗

    又名吉不绒。在今西藏定结县东北。“金龙”,藏语意为哥哥的地方、兄长沟。1960年与定结宗、康巴宗合并设定结县。

  • 广里镇

    金置,属平阴县。在今山东长清县西南广里乡。

  • 祖法儿国

    亦作佐法儿。在今阿拉伯半岛东南岸阿曼的佐法儿一带。《明史· 外国传七》: “祖法儿,自古里西北放舟,顺风十昼夜可至。永乐十九年遣使偕阿丹、剌撒诸国入贡,命郑和赍玺书赐物报之。”

  • 蒲塘站

    元改蒲塘驿置,在今江西德安县东北一里。

  • 阆中山

    又名锦屏山、宝鞍山。在今四川阆中市南三里嘉陵江南岸。《寰宇记》 卷86阆州阆中县: 阆中山 “其山四合于郡,故曰阆中。按 《名山志》 曰: 阆中山多仙圣游集焉”。

  • 汉津

    在今湖北荆门市东九十里汉水津渡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:曹操于当阳之长阪大败刘备,“先主斜趋汉津, 适与(关)羽船会, 得济沔,遇(刘)表长子江夏太守琦众万余人,与俱到夏口”。

  • 洪洞县

    隋末改杨县置,属平阳郡。治所即今山西洪洞县。唐属晋州。《元和志》 卷12洪洞县: “因县北故洪洞镇为名。” 北宋属平阳府。元属晋宁路。明属平阳府。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在山西省南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