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蒙古国色楞格河上源伊德尔河。元《圣武亲征录》:“汪可汗至土兀剌河,其子亦剌合鲜昆自也迭儿按台河来会父军”,乃蛮将乘其不备,掠其部众。《元朝秘史》作“额垤儿·阿勒台·别勒赤儿”,指两河合流处,在克烈部
东汉光武帝改县置, 属汝南郡。 治所在今安徽临泉县。三国魏改为固始县。
北宋置,属巩州。在今甘肃通渭县境。后废。
①东晋隆安五年(401)置,为武宁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北钟祥市西北六十六里乐乡关。隋属竟陵郡。唐属襄州。五代周显德二年(955)废。②北魏置,属高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清苑县东。北齐废。③北周天和三年(568
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66鄂州:万金堤“在城西南隅长堤之外。绍熙间役大军筑之,仍建压江亭其上”。
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五十里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南阳郡舞阴县:“中阴山,瀙水所出,东至蔡入汝。”
亦作清澄河。即兀古儿扎河。今蒙古国东方省之乌勒吉河。《明太宗实录》: 永乐八年 (1410)征鞑靼,五月 “戊寅,车驾至兀古儿扎,虏果先遁,乃驻兵河上,赐兀古儿扎河名清尘河。夜倍道追虏”。
1927年置,属云南普洱道。治所在今云南勐海县西三十八里勐遮。民国《云南省民政厅<有关各县更改县名>案卷》:“该县署驻地名五福山,故定名五福县。”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934年改南峤县。
西汉元朔三年 (前126) 封广川惠王子嘉置,属清河郡。治所在今河北阜城县东北十里。后国除为县。始元六年 (前81) 复封清河纲王子禄为侯国,属勃海郡。东汉废。西汉元朔三年(前126年),武帝封广川惠
春秋时齐邑。在今山东济南城西。《春秋》: 桓公十八年 (前694),“公会齐侯于泺”。即此。战国时称为历下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