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城镇
唐元和五年 (810) 改锡山镇置,属唐年县。即今湖北通城县。北宋熙宁五年 (1072) 改置通城县。南宋绍兴五年 (1135) 复为镇,属崇阳县。十七年 (1147) 复为通城县。
古镇名。唐元和中置,治今湖北省通城县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年)升为通城县。
唐元和五年 (810) 改锡山镇置,属唐年县。即今湖北通城县。北宋熙宁五年 (1072) 改置通城县。南宋绍兴五年 (1135) 复为镇,属崇阳县。十七年 (1147) 复为通城县。
古镇名。唐元和中置,治今湖北省通城县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年)升为通城县。
一作烟洲市。即今湖南常宁县东北烟洲镇。《清一统志·衡州府二》 “客铺市” 条下: 烟竹湖市 “在 (常宁) 县东五十里”。
明永乐五年 (1407) 属交趾布政司。治所在清远县 (今越南北部河北省凤眼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河北省部分地。宣德二年 (1427) 以后地入安南。
即碎叶水,亦作吹没辇。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及哈萨克斯坦境内之楚河。《清一统志·伊犁》:吹河“在伊犁西北。源出图斯池西北山,流经浑都赖山,又西北分支东行,为诺浑池,又西北经流千里。伊犁西北境之巨川也”。清代
即今安徽阜阳市东南四十里颍河南岸洄溜乡。清乾隆 《阜阳县志》 卷4: 洄溜集 “即洄窝溜,东乡三十五里”。
在今甘肃金塔县北,从双城子起,沿黑河(额济纳河)东岸向北,经大湾城、地湾城、查科尔帖、大方城、小方城、布肯托尼、破城子直到居延海(今苏古诺尔和嘎顺诺尔)。另一走向从布肯托尼向东到博罗松治,长300余公
元泰定四年 (1327) 置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今缅甸南掸邦南部孟皎。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改为府,后废。元置,治今泰国清迈东北。属蒙庆宣慰司。辖境相当今泰国清迈、帕尧等地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
在今山西孝义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2孝义县:“白雀山在县西八十里,峰峦高峻。”
即今湖北房县西北堵河东岸姚坪乡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房县西北有姚坪市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 卷34房县: 姚坪市 “在县西北一百八十里”。
春秋鲁邑,在今江苏沭阳县西北。《春秋》:成公九年(前582),“城中城”。古邑名。春秋鲁邑。在今江苏省沭阳县西北。《左传》成公九年(前582年):“城中城。”即此。
一作洪济桥。在今青海贵南县北黄河上。唐置金天军于此。《新唐书·吐蕃传》: “河之上流,由洪济梁西南行二千里,水益狭,春可涉,秋夏乃胜舟。”又作洪济桥。在今青海省贵德县西黄河上。唐时于此置金天军。《新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