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通济堰

通济堰

①南朝梁修。在今浙江丽水市西南四十八里堰头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 松阳县: 通济堰,“《志》 云: 萧梁时詹、南二司马始创此堰,宋元祐以后不时修筑,乾道中州守范成大复加茸治,以溉松、遂二县之跷��”。

②亦名远济堰。唐开元中,益州长史章仇兼琼开。在今四川新津、彭山、眉山三县境内。自新津东南二里宝子山引岷江水,南流至眉山县,溉岷江以西农田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彭山县: “有通济大堰一,小堰十,自新津邛江口引渠南下,百二十里至州西南入江,溉田千六百顷。”


又称远济堰。在今四川省新津县西南、彭山县西北。唐开元二十八年(740年)益州长史(一作采访使)章仇兼琼开,自新津县邛江(今南河)口引渠南下,至眉州(治今眉山市)西南入大江,长百二十里,溉眉州、彭山之田千六百顷。五代、元、清相继重修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剌鲁卫

    明永乐六年 (1408) 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宾县西宾西镇一带。后废。

  • 河市坝镇

    即今四川达县西南河市镇。民国 《达县志》 卷1: 河市坝 “距城三十里”。

  • 朗噶孜

    即浪噶子。今西藏浪卡子县。清松筠《丁已秋阅吟·朗噶孜》 诗注: “朗噶孜本名那噶尔孜。”见“浪卡子县”。

  • 折多汛

    清置,在今四川康定县西南五十里折多塘。为川藏要道。《清一统志·雅州府一》:折多汛“在打箭炉西南四十五里。其地有热水塘, 即温泉也”。

  • 长春宫

    ①北周武帝置,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西北。《寰宇记》卷28同州朝邑县:长春宫“在强梁原上。周武帝保定元年宇文护所筑。初名晋城,武帝建德二年置长春宫。隋文帝开皇十二年增构殿宇,炀帝大业十三年高祖起义兵自太

  • 天马关

    在今云南瑞丽市西南境外的邦欠山。明万历二十二年(1594)云南巡抚陈用宾筑,为腾越八关之一。清季中英勘定滇缅边界,划入缅甸。明万历二十二年(1594年)筑,在今云南省瑞丽市西南边界外缅甸境内。为“腾越

  • 安边砦

    北宋置,属环州。在今甘肃环县西北一百二十里。金属通远县。元废。

  • 周溪驿

    明置水驿,在今四川万县市东北五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77万州: “州东四十里有周溪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69万县 “集贤驿” 条引 《舆程记》: “(集贤驿) 又六十里即周溪驿。”

  • 东川

    ①即今北京市延庆县南妫水河。《辽史·圣宗纪》:统和十年(992), 圣宗“猎儒州东川”,即此。②唐代“剑南东川”的简称。③指今四川东部地区。范围大致有今万源、宣汉、达县、渠县、武胜、大足、荣昌、江津、

  • 梁掌

    在今甘肃宁县东北。1935年西北革命根据地在此置新宁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