邽县
春秋秦武公十年 (前688) 灭邽戎置,战国属陇西郡。治所即今甘肃天水市。秦改名上邽县。
春秋秦武公十年 (前688) 灭邽戎置,战国属陇西郡。治所即今甘肃天水市。秦改名上邽县。
明洪武元年(1368)改兴化路置,属福建省。治所在莆田县(今福建莆田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莆田、仙游等市县地。1913年废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改兴化路置,治所、辖境同兴化路。属福建省。1913年废
①西魏废帝二年 (553) 置,属邛州。治所在始阳县 (今四川雅安市西)。北周辖境相当今四川雅安、名山、卢山等市县地。隋开皇三年 (583)废。②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蒙州置,治所在立山县 (今广
在今山西灵丘县西。《水经·滱水注》:滱水“出(灵丘)县西北高氏山,……其水东南流,山上有石铭,题言‘冀州北界’,故世谓之石铭陉也”。
即今陕西镇巴县南青鹤观。1933年1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陕南县治此。
汉西域国名。在今新疆轮台县东境。《汉书·西域传》: 桑弘羊奏言,“故轮台东捷枝、渠犁皆故国”。
明洪武八年 (1375) 改献州置,属河间府。治所即今河北献县。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在河北省东南部。属沧州市。面积1191平方千米。人口56.6万。辖4镇、13乡。县人民政府驻乐
唐贞观十七年改平陵县置,属齐州。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市西龙山镇。《元和志》卷10全节县:“本是隋末土人李满率乡人据堡,赡以家财,武德二年归国,于堡置谭州及平陵县, 以满为谭州总管。贞观元年废谭州,县属齐州
即今安徽宿松县东南许岭镇。光绪《大清直省地舆全图》:宿松县东南有许家岭。
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西八里。《清一统志·曲靖府》: 勇克山 “在寻甸州西八里。夏有积雪,又呼为雪山。下有泉流,为倘俸溪”。
在今河南确山县东南三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确山县: 其河 “源出横山,东流入真阳县 (今正阳县) 境,合塘下沟河而入于汝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