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郢州

郢州

①南朝宋孝建元年 (454) 置,治所在夏口城 (后称郢城。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)。辖境约当今湖北钟祥市以下的汉江流域,监利、阳新间的长江流域和湖南沅江流域以北地区。其后逐渐缩小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改为鄂州。

②北魏太和十三年 (489) 置,治所在安南县(今河南叶县南)。十八年 (494) 改为南中府。

③北魏正始元年 (504) 改司州置,治所在义阳郡平阳县 (今河南信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信阳市及信阳县。南朝梁大通二年 (528) 改为北司州。

④北魏永安三年 (530) 侨置,治所在安阳郡(今河南正阳县西南陡沟镇)。东魏天平四年 (537)改为义阳郡。

⑤西魏大统十七年 (551) 置,治所在长寿县(今湖北钟祥市)。隋大业初改为竟陵郡。唐初复为郢州。贞观元年 (627) 废。十七年 (643) 复置,移治京山县 (今湖北京山县)。天宝初改为富水郡。乾元初复为郢州,治所在长寿县 (今钟祥市)。辖境约当今湖北钟祥、京山二市县地。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改为安陆府。


(1)北魏太和十三年(489年)置,治今河南叶县南。辖境约今河南省叶县、舞阳一带。寻改置南中府。(2)北魏正始元年(504年)置,治平阳县(今河南信阳市)。辖境约今河南省信阳市一带。南朝梁大通二年(528年)改名北司州。(3)北魏永安三年(530年)置,治慎阳县(今河南正阳县北)。辖境约今河南省正阳县一带。东魏天平四年(537年)废。(4)南朝宋孝建元年(454年)分荆、湘、江、豫四州置,治汝南县(今湖北武汉市武昌)。辖区约今湖北省钟祥以下的汉水流域,监利、阳新间的长江流域和湖南省沅江流域以北地区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改名鄂州。(5)西魏大统十七年(551年)置,治长寿县(今钟祥市)。唐辖区约今湖北省钟祥、京山二县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升为安陆府。(6)渤海国置,治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北、依兰县南。辖境不详。辽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水河

    ①在今湖北宣恩县东南,酉水上源之白水河。《清一统志·施南府》:白水河“在恩施县南。源出将军山,流径宣恩县界。西南流入来凤县界又南流谓之漫水。其上流亦名车溪。亦谓之酉溪”。②即今四川南坪县及甘肃文县境内

  • 连珠滩

    在今湖南黔阳县西南沅江中。《清一统志·沅江府一》:连珠滩“洲渚相连,其下即洪江口”。

  • 竦口

    即今安徽歙县东北练河西岸竦口。清乾隆《歙县志》 卷1 《都鄙》 有竦口村。村名。在安徽省歙县中部、练江西岸。属桂林镇。人口1110。因处双竦河口得名。产稻、蔬菜等,为附近粮食、蔬菜集散地。皖赣铁路与慈

  • 感恩栅

    在今海南省海口市西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9: 琼山县有感恩栅。《清一统志·琼州府二》:感恩栅 “在琼山县西北十里”。在今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西北。北宋属琼山县。

  • 齐东镇

    金置,属邹平县。在今山东邹平县西北麻姑堂。元升为齐东县。古镇名。金置,治今山东省邹平县西北。蒙古升为齐东县。

  • 惠嫋湖

    在今云南武定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6武定军民府: 惠嫋湖 “在府西北八十里。湖方五里。茂林掩映,水色清碧,深不可测”。

  • 下店

    一作夏店。即今湖北大悟县东南四十四里夏店镇。旧属黄陂县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黄陂县北有下店。1933年划归礼山县。1952年划归大悟县。

  • 净州路

    元升净州置,隶中书省,属河东山西道宣慰司分管。治所在天山县 (今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北库伦图乡城卜子村古城)。《元史·成宗纪》: 大德七年(1303) 已见净州路,净州升为路,应在此之前。明初废。净,又作

  • 策勒县

    1929年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即今新疆策勒县。策勒旧又作齐尔拉。清乾隆 《西域同文志》卷3: 齐尔拉,“回语,引水入境也。旧对音为齐喇”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、昆仑山北麓、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,南邻西

  • 笋里

    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北。一说在旧城西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 “蜀有五丁力士,能移山,举万钧。每王薨,辄立大石,长三丈,重千钧,为墓志。今石笋是也,号曰笋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