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今广西防城港市。清乾隆十二年(1747)移管界巡司于此,属钦州,改为防城巡司。光绪十四年(1888)改为防城县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防城港市。清乾隆十二年(1747年)移管界巡检司于此,并改为防城
北魏熙平二年(517)建,即今河南巩义市东北十六里大力山下巩县石窟寺。东西魏、北齐、隋、唐及北宋,相继在此凿窟造像。宋代名十方净土寺。清改名巩县石窟寺。又称十方净土寺。北魏熙平二年(517年)建,在今
亦作利济驿、利济店。在今四川越西县东北保安藏族乡境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广记》卷34越嶲卫:梅子堡“二十里为利济驿,十五里为青冈关”。《明史·四川土司传》:万历中,邛部长官司“土目阿堆等拥沙氏,焚利济站庐舍
一名衍氏。战国魏邑。在今河南郑州市北三十里。《战国策·魏策一》: 苏秦说魏襄王曰: “北有卷、衍。” 《史记·魏世家》: 景湣王五年 (前238),“秦拔我垣、蒲阳、衍”。古邑名。又称衍氏。战国魏邑。
在今山西宁武县北阳方镇附近。《宋史·潘美传》:北宋雍熙三年(986),潘美等北伐,“会辽兵奄至,战于陈家谷口”。又《续通鉴长编》云:杨业引兵自石峡路趋朔州,嘱潘美等陈兵于陈家谷口以援,潘却走,杨业无援
在今陕西西乡县北五里。自洋县流入。《寰宇记》 卷138洋州西乡县: “清凉川在县北。《唐书》: 德宗皇帝以朱泚之难,幸梁、洋。中书舍人齐映从驾至此川。”在今陕西省西乡县北。唐兴元初,德宗因朱泚之乱,南
河北省石家庄市的简称。
又作紫陀。即今西藏洛隆县驻地孜托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12作“子夺”。
即清渠。在今陕西武功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4武功县: 清沟 “在县 (今武功县西北武功镇)东五十里。唐至德初,郭子仪进复西京,与 (安禄山) 贼战于清沟,败绩,退保武功。时肃宗驻凤翔。武功,凤翔之蔽
隋大业五年(609)置,属且末郡。治所在今新疆且末县附近之地。隋末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