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金武支线

金武支线

自今浙江金华市至武义县。长40公里。为浙赣铁路支线。日伪于1942—1944年修筑。1945年被拆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毕郭庄

    即今山东招远市东南毕郭镇。清道光《招远县志》卷3《坊市》:毕郭集“在城东南四十里。南通莱阳,东通栖霞”。

  • 秦潼镇

    即今江苏姜堰市西北三十四里溱潼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泰州 “樊汊镇” 条下: “又秦潼镇在州东北六十里。”

  • 博陵国

    西晋泰始初置,属冀州。治所在安平县(今河北安平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安平、深州、饶阳、安国等县市地。北魏改为博陵郡。西晋置,治安平县(今属河北)。属冀州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安平、深州、饶阳、安国等县市地。

  • 岩前山

    在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东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务川县: 岩前山 “山产硃砂”。

  • 泸溪郡

    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辰州置,治所在沅陵县 (今湖南沅陵市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沅陵、吉首、溆浦等市县地。乾元元年 (750) 复为辰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辰州置,治沅陵县(今属湖南)。辖境相当

  • 鲖水

    又名三丈陂、三严水。在今安徽临泉县西鲖城镇南。《水经·汝水注》: “ (葛) 陂水东出为鲖水,俗谓之三丈陂,亦曰三严水。”

  • 在今山西沁水下游一带。《说文》: “郤,晋大夫叔虎邑也。”古邑名。春秋晋大夫叔虎邑。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·豫部》:“郤乡,在河内。”当在今山西省沁水下游一带。

  • 乌桓山

    亦作乌丸山。当即今内蒙古区阿鲁科尔沁旗之北的大兴安岭山脉一段。据《后汉书·乌桓传》,乌桓是东胡的一部分。汉初匈奴冒顿灭东胡,余众保乌桓山,因以为号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上京道乌州:本乌丸之地,有乌丸川、乌

  • 武临县

    即武林县。治所在今河南登封市西五十四里颍阳镇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作 “武临县”。

  • 河云 (雲)

    在今蒙古国科布多东北。《后汉书·和帝纪》: 东汉永元二年 (90),“遣左谷蠡王师子出鸡鹿塞,击北匈奴于河云北,大破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