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釜山

釜山

①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南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 黄帝 “合符釜山,而邑于涿鹿之阿”。《正义》引 《括地志》: “釜山在妫州怀戎县北三里,山上有舜庙。” 即此。

②即今河北徐水县西北四十五里釜山。《新定九域志》 卷2: 釜山,“邢子励 《高阳记》 云: 漕水出釜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安肃县: 釜山 “以形似名,西接黑山,东临峭壁,中有谷甚宏敞。初入曰釜阳口,内为釜山村。泉甘土肥,物产鲜美。黄帝朝诸侯合符釜山,或以为即此山”。

③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北。《魏书·太宗纪》:泰常元年 (416),“秋七月甲申,帝自白鹿陂西行,大狝于牛川,登釜山,临殷繁水”。

④在今河南信阳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信阳州: 釜山 “在州南六十里。连环五十余里,势如覆釜。后魏将辛祥夜袭梁将吴武成于釜山,即此”。《魏书》 作 “金山”。


古山名。(1)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合符釜山。”《正义》引《括地志》:“在妫州怀戎县北三里。”在今河北省怀来县东,一说在今徐水县西。(2)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后旗西南、五德沟北。《魏书·太宗纪》:泰常元年(416年),“大狝于牛川,登釜山,临殷繁水而南”,即此。相传为黄帝合诸侯符契处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芦岭关

    在今山西汾阳县西北六十里。置关岭上,凭高为险。明宣德中置巡司于此。清乾隆二十一年 (1756) 裁。

  • 东魏县

    北魏改魏县置,属东魏郡。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东长山镇东北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北魏改魏县置,治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。属广川郡。北齐废。

  • 金雁水

    即雁江。今四川之沱江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5简州 “诗” 载转运使荣諲诗: “城下江流金雁水,亭中人弄玉琴弦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67简州:雁水,“雒水之别名也。其上流为金堂河,流经州界,谓之雁水。相传

  • 营城

    即营丘城。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二里临淄故城。《汉书·王子侯表上》 有 “营平侯信都。齐悼惠王子”。《水经·淄水注》: 渑水 “出营城东,世谓之汉溱水也。西北流径营城北。汉景帝四年,封齐悼惠王子刘信都

  • 邵甸河

    在今云南嵩明县西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嵩明州:邵甸河,“杨慎云,河有泉源二, 皆发寻甸府梁王山西北, 一自牧羊村历核桃村,至高仓入河;一自崛泽屯入河。二水交流,至回犁湾松花坝,甃石遏流,入于盘龙

  • 乌罗关

    明置,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定番州:乌罗关在“(罗番长官)司西四十里”。

  • 盐难水

    即今辽、吉两省境鸭绿江支流珲江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西盖马县: “马訾水西北入盐难水,西南至西安平入海。”古水名。又称沸流水。即今辽宁、吉林两省境内鸭绿江支流浑江。

  • 习降

    在今缅甸北部糯千卡河(即小江)南侧。清代属腾越州茨竹寨土守备。见硕色《处置秤戛等处分隶奏摺》及光绪《续云南通志稿》卷99土司。

  • 淮陵郡

    西晋元康七年 (297) 分临淮郡置,属徐州。治所在淮陵县 (今安徽明光市东北)。永嘉后废。

  • 长蛇镇

    北魏和平三年(462)置,在今陕西宝鸡县西北县功镇东南十里。孝昌二年(526)于此置长蛇县。古镇名。北魏和平三年(462年)置,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北。为陇东军事要镇。《魏书·陆真传》:“初置长蛇镇,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