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石山
①在今福建清流县东南铁石。明嘉靖 《清流县志》 卷2: 铁石山 “在县东南梦溪里,山高多石,坚黑如铁,又此山产铁,因名”。
②即今四川冕宁县东南泸沽镇东矿头山。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 台登县 “山有砮石,火烧成铁,刚利。《禹贡》 ‘厥赋砮’ 是也”。《元和志》 卷32台登县: 铁石山 “在县东三十五里。山有砮石,火烧成铁,极刚利”。今山仍产铁,为凉山彝族自治州重要矿山。
①在今福建清流县东南铁石。明嘉靖 《清流县志》 卷2: 铁石山 “在县东南梦溪里,山高多石,坚黑如铁,又此山产铁,因名”。
②即今四川冕宁县东南泸沽镇东矿头山。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 台登县 “山有砮石,火烧成铁,刚利。《禹贡》 ‘厥赋砮’ 是也”。《元和志》 卷32台登县: 铁石山 “在县东三十五里。山有砮石,火烧成铁,极刚利”。今山仍产铁,为凉山彝族自治州重要矿山。
即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东北九十八里其宗。明、清为其宗土千总王氏驻地。清设其宗汛。纳西语 “其宗” 意为江河汇流处。村名。在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东北部、腊普河与金沙江汇合处南侧。属塔城乡。人口390
①唐天宝中置,属妫州。治所即今北京市延庆县。后废。②金明昌六年(1195)改怀来县置,属德兴府。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(沙城)东南旧怀来(已没入官厅水库)。元复名怀来县。古县名。(1)唐天宝中析怀戎县置,
古道名。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。《寰宇记》卷6灵宝县: “晋王斜路,即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函谷关路也。西接湖城县,东至此县界六十一里。已废。开皇九年,晋王自扬州回,复此路,因名晋王斜路。”
北宋置,属安化县。在今甘肃华池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庆阳府安化县:东谷砦“宋时与金汤、柔远诸砦,并为控扼要地”。
旧为叶尔羌河上源之一。即今新疆叶城县西南提孜那甫河。清乾隆《西域图志》卷28:听杂阿布鄂斯腾“在叶尔羌城东南五十里。源出库克雅尔塔克,北流出山,经沙图、……会哈喇乌苏,入叶尔羌谔斯腾”。宣统《新疆图志
在今陕西略阳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光启二年(886),“宋玫将张行实攻大唐峰,李鋋等击却之。金吾将军满存与邠军战,破之,复取兴州,进守万仞寨”。在今陕西省略阳县北。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:北宋乾德二年(9
(皁) 河 在今安徽无为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无为州: 直皂河 “在州东南二十里”。
①战国楚怀王时 (前328—前299) 置,治所在新城 (今河南伊川县西南)。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 城浑 “遂南交于楚,楚王果以新城为主郡。”辖境相当今河南伊川县一带。②三国魏黄初元年 (220) 改
在今河北涿鹿县西南。《水经·㶟水注》:协阳关水“东北流历笄头山,又北径潘县故城,左会潘泉故渎。……关水又东北流,注于㶟水”。
在今湖南常宁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衡州府二》 “客铺市” 条下: 梅埠桥市 “在 (常宁) 县东三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