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长武县

长武县

北宋咸平四年(1001)置,属泾州。治所在长武城(今陕西长武县西北三十里泾河南岸)。五年废。大观二年(1108)复置, 元至元十一年(1274)废入新平县。明万历十一年(1583)复置,属邠州。移治今长武县。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


在陕西省西部、泾河中游,邻接甘肃省。属咸阳市。面积583平方千米。人口17.2万。辖6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昭仁镇。北魏熙平二年(517年)析鹑觚县置东阴盘县,属赵平郡。西魏废帝元年(552年)改名宜禄县。北周废宜禄入鹑觚县。唐贞观二年(628年)在浅水原复置宜禄县,属邠州。蒙古至元七年(1270年)废宜禄县。明万历十一年(1583年)在宜禄镇(今昭仁镇)设长武县,属邠州。以县西隋开皇中所筑长武城为名。1914年属关中道,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1949年属邠县分区,1950年属宝鸡专区。1956年直属省。1958年并长武入邠县,1961年复置,属咸阳专区。1968年属咸阳地区,1983年属咸阳市。地处黄土高原区南部。泾河、黑河及其支流南河流经县境中部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油菜籽、花椒为主。工业有酿酒、制药、玻璃等厂。是陕、甘两省以禽肉、皮毛为主的贸易市场。西兰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唐昭仁寺、隋吏部尚书牛弘墓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唐家

    公元第7世纪以后外国人常称中国为唐家。

  • 北郢州

    南朝梁置,治所在定阳县(今湖北随州市西北)。西魏改为欵州。

  • 洈山

    一名起龙山。在今湖北松滋县西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南郡高成县: “洈山,洈水所出。” 《清一统志·荆州府一》: 起龙山 “在松滋县西南八十里。古名洈山,山腰有轿儿岩,山有田宜稻,旁有池曰黑龙,资以灌溉

  • 富波县

    又名富陂县。西汉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安徽阜南县东南王化镇附近。东汉建武二年 (26)改为富波侯国,十三年 (37) 废。永元九年 (97) 复置。西晋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,属汝南

  • 兀也吾卫

    明永乐四年(1406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吉林蛟河市北拉法镇。后废。明永乐四年(1406年)置,治今吉林省蛟河市北旧站(拉发站)。属奴儿干都司。后废。

  • 泓上

    春秋吴地,在今江苏吴县西南横山。《左传》: 哀公十三年 (前482),越伐吴,“吴大子友、王子地、王孙弥庸,寿于姚自泓上观之”。

  • 松潘等处安抚司

    明洪武十四年 (1381) 改龙州置,属四川布政使司。治所在青川所 (今四川青川县西南青溪镇)。二十年 (1387) 改为龙州。

  • 朔平府

    清雍正三年 (1725) 置,治所在右玉县(今山西右玉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朔州市与左云、右玉以及内蒙古凉城、卓资县地。1912年废。清雍正三年(1725年)置,治右玉县(今属山西)。属山西省。辖境约当

  • 同冠峡

    即同官峡。在今广东阳山县南。唐韩愈有《游同冠峡》诗。在今广东省阳山县西。俗名晾纱峡,又名同官峡。唐韩愈有《同冠峡》诗。

  • 告成县

    唐万岁登封元年(696)改阳城县置,属洛州。治所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告成镇。神龙元年(705)复为阳城县,二年(706)又改为告成县。开元初,属河南府。天祐二年(905)改为阳邑县。古县名。武周万岁登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