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滨铁路
即中东铁路长滨段。自今吉林长春至黑龙江省哈尔滨。全长240公里。今为京哈线的一段。
自吉林省长春到黑龙江省哈尔滨。长242千米。现为哈大铁路最北段。
即中东铁路长滨段。自今吉林长春至黑龙江省哈尔滨。全长240公里。今为京哈线的一段。
自吉林省长春到黑龙江省哈尔滨。长242千米。现为哈大铁路最北段。
即今湖南资兴市东北六十二里州门司乡。明于此置巡司。
在今四川犍为县西北石马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犍为县:石马滩镇在“县北四十里。有巡司”。
即今福建霞浦县东松山。明正统九年(1444) 由三沙堡移此。清设烽火镇市。
西汉置,属沛郡。治所即今山东微山县(夏镇)。东汉改为广戚县。
在今广西灵川县东北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灵川县“千秋峰”条下:“《志》云,千秋峡丛山列拥,亦名笔峡,大融江经此,风水相搏,涛色如银,名曰银江。”又称笔峡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东北大溶
唐贞观中置,在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罗布泊西岸。唐 《沙州都督府图经》: “贞观中康国大首领康艳典东来居此城,亦曰典合城。上元二年改为石城镇。”唐贞观中以隋之鄯善镇改名,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车尔臣河南
即永固陵。在今山西大同市城北五十里方山上。为北魏文明太后冯氏陵。
在今江苏宜兴市南三十五里张公山麓,为石灰岩溶洞。《寰宇记》卷92宜兴县:张公山“山巅空穴到底,郭璞注云:阳羡有张公山,洞中南北二堂。故老传云:张道陵居此求仙,因有张公之名,四面水入圻溪”。《舆地纪胜》
在今黑龙江省五常市东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6五常厅:东“三十五里,六道冈屯”。
即今新疆乌恰县西南之玛尔坎苏河(克孜勒苏河)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68:玛尔堪苏河“一源尚远于乌兰乌苏、雅雅尔, 自应列为一源,合之南北二源而得三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