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阖闾城

阖闾城

①亦作阖庐城。春秋时吴王阖闾筑,为都城。在今江苏苏州市旧城区。《越绝书》 卷2: “吴大城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,陆门八,其二有楼。水门八。” 《吴地记》 作四十二里。西晋左思 《吴都赋》 即写此城。

②故址在今江苏无锡县西南四十五里闾江乡。《吴地志》: “阖闾城,周敬王六年,伍员伐楚还,运润州利湖土筑之,不足,又取黄渎土,为大小二城。阖闾伐楚还,取以为号。子城在无锡西富安乡,地名闾江。” 明洪武 《无锡县志》 卷3: “阖闾城在州西富安乡,相去四十五里。” 今古城遗址尚存。


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和无锡市马山区胡埭镇境内、闾江附近。为春秋时期吴、楚、越三国争霸,吴王阖闾为防御楚国和越国的进攻,于周敬王六年(前514年)令大臣伍子胥所筑。城四周皆河围绕,城墙仅遗存西南半边。城为长方形,周约2420米,东西长约910米,南北宽约600米。城墙底部宽约20余米,现高2~4米不等。城南面略偏东处有一宽约36米的洞口,可能是当时的门洞。城后有胥山、濮射山、龙山作屏障;前方远处是南山山脉,左边是太湖,形势险要。山上烽燧墩,山下土城,进可攻、退可守,为古代军事要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广阳

    即今山西昔阳县西北广阳。1938年2月晋冀鲁豫边区在此置平西县。集镇名。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西北部、太平湖北岸。广阳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600。广阳古镇淹没于太平湖,建新村于西北高地,仍用原名,也称新

  • 黑松关

    在今湖南张家界市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澧州》: 黑松关 “在永定县 (今张家界市) 东南。近茅冈司,通永顺保靖要道”。

  • 粤东

    指今广东省地。因位于古百越 (粤) 地东部而得名。(1)地区名。指今广东省东部、惠州市以东地区。处东江流域,多山地、丘陵。包括今惠州、汕尾、河源、梅州、汕头、潮州六市所辖。(2)广东别称。因古百粤地而

  • 克阿永土司

    清雍正时置,属西宁办事大臣。为玉树四十族之一。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西北阿永寺。乾隆《西宁府新志》卷19“塞外贡马番族”中,有“住牧多洛尼托克地方阿永族”。清末并入安冲土司。

  • 高台 (臺) 县

    清雍正二年 (1724) 改高台千户所置,属甘州府。治所即今甘肃高台县。七年 (1729)改属肃州。民国初属甘肃安肃道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

  • 鸿固原

    亦名少陵原、杜陵原。即今陕西长安县东南潏、灞两河间之高地。宋敏求 《长安志》 卷11:少陵原 “在 (长安) 县南四十里,南接终南,北至浐水,西屈曲六十里入长安县界,即汉鸿固原也。宣帝许后葬于此,俗号

  • 盈黎吗禄咖国

    即今欧洲之挪威。清谢清高 《海录》: “盈黎马禄加国,即琏回。在绥亦古西北,与绥亦古同一海岛,陆路相通,而疆域较大,人稍粗壮。风俗土产同。即来广州黄旗船是也。”

  • 新成县

    ①西汉惠帝四年 (前191) 置,属河南郡。治所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。东汉改为新城县。②南齐改新兴县置,属新宁郡。治所即今广东新兴县。南朝梁复名新兴县。古县名。(1)南朝齐以新兴县改名,治今广东省新兴县

  • 十八涧

   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。宋吴自牧《梦粱录》卷11:“十八涧在龙井山之西。”民国《西湖新志》卷2:“当其穿绕林麓,并括细流,不知凡几,约而举之,乃以十八为数。”近代与“九溪”合称“九溪十八涧”,为杭州胜景之

  • 北庭都护府

    唐长安二年(702)改庭州置,治所在金满县(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里破城子)。辖境相当今阿尔泰山以西, 咸海以东, 天山以北和巴里坤湖周围地区。贞元六年(790)陷于吐蕃,废。唐长安二年(702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