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阳城山

阳城山

①即阳平山。在今浙江富阳市南十五里大源镇西。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一》:阳平山“一名阳城山。后汉孙钟种瓜其上”。

②俗名车岭山。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北。《左传》:昭公四年(前538),“四岳、三涂、阳城、大室、荆山、中南,九州之险也”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颍川郡阳城县:“阳城山,洧水所出。”《资治通鉴》:晋建武元年(317),刘粲遣刘雅生攻洛阳,赵固“奔阳城山”。即此。


(1)古山名。俗名车岭山。在今河南省登封市东北,为嵩山东支。洧水发源于此。山南麓地势险要,称阳城关(今石羊关),为古战场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元帝建武元年(317年),十六国汉将刘雅生攻赵固于洛阳,赵固落败“奔阳城山”,即此。(2)在湖北省武穴市西南、长江北岸。属大别山。西北—东南走向。主峰玉屏山,海拔396米。隔长江与阳新县丰壁山对峙,紧束江流,向为江防要地。南麓田家镇为著名军事要塞。由石灰岩构成,多溶洞。山上多松、杉、柏。产石灰石。有双善洞、龚隆洞等名胜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领外

    即岭外。指今广东、广西、海南三省区及越南北部地区。即“岭外”。

  • 真昌县

    隋开皇九年 (589) 改北平县置,属显州。治所在今河南方城县东南。大业初属淮安郡。唐贞观元年 (627) 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改北平县置,治今河南省方城县东南。属显州,后属淮安郡。唐初

  • 宾安县

    唐置,属羁縻纡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忻城县东南红水河滨。北宋庆历时废。古县名。唐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东南红水河滨。属桂州所领羁縻纡州。北宋庆历三年(1043年)废入宣州。

  • 尚安县

    ①三国吴置,属零陵郡。治所在今广西阳朔县东北四十里兴坪镇。西晋武帝时改为熙平县。②西魏废帝元年 (552) 置,为邓宁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、黑水河东岸。一说在今甘肃舟曲县西南。隋开皇三年 (5

  • 木角甸山

    在今云南华宁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5宁州:木角甸山“在州东百三十里。地名备乐村。产芦甘石。旧封闭,嘉靖中,开局铸钱,取以入铜, 自是复启”。

  • 天兴州

    1664年郑成功子郑经升天兴县置,属东宁省。治所在新港(今台湾省台南县南新化镇)。清康熙二十二年(1683)废。清康熙三年(1664年)台湾郑经升天兴县为州。治今台湾省台南县西南佳里镇。辖台湾北路地区

  • 石宝砦

    在今四川忠县东北长江北岸石宝镇附近。孤峰突起,巉石凌空,四周如削,形若玉印,故又名印山、玉印山。清乾隆初,乡民创建岑楼,嘉庆二十四年(1819)又重建。道光《忠州直隶志》卷1:“楼冠山巅,游人轳转螺旋

  • 八顿寨土司

    清康熙四十二年(1703)置,属松潘镇漳腊营。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大录乡北八屯村。后废。

  • 乞里吉站

    明初置,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库尔河注入黑龙江处。明《辽东志》卷9:海西东水陆城站有狗站“乞里吉站”。后废。

  • 龙窝河

    在今河南省南乐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6南乐县:龙窝河在“县东四十里。自山东观城县界,流经县境之荚村,又经县南,入清丰县界。或曰:本大河故渎也。唐开元十四年,魏州河溢,其决口谓之龙窝。自宋以来,县皆为大